曆時五天左右,袁術進入上黨地界。
見到的第一座雄關便是天井關。這是洛陽進入上黨的唯一通道。然而,這麼險要的關隘,應該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袁術上輩子怎麼就沒有聽說過呢?要不是賈詡令銀狐製作圖本,袁術還真不知道這裏還有這麼險要的地方,要是在天井關布置一萬雄兵,怕是百萬人也不能攻破啊。
“大家有誰知道天井關的戰事?”袁術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自然隻能問身邊的人。
“最著名的是秦趙長平之戰。”崔琰上前回答道。
額,這麼著名的戰役,怎麼我沒聽說過其中有天井關啊?袁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示意崔琰講解故事的經過:
“公子,請看。”崔琰取過地圖:“這裏是羊頭山,往南一點就是長平了。秦趙長平之戰。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眾一致同意‘上黨歸趙’,趙軍屯軍長平,趙將廉頗堅壁以待秦,秦軍數次挑戰,趙軍按兵不動。趙王數次批評廉頗作戰不力,廉頗仍堅持己見,按兵不動。秦國使反間計讓趙王用馬服子趙括代替了廉頗。
趙括當了大將軍,立即出兵進擊秦軍。秦軍佯敗走,趙軍追造秦壁,壁堅不得入。而秦軍出奇兵二萬五千人繞到趙軍的後麵圍堵趙軍,又以一軍5000人絕趙壁閑,使趙軍前後不得相顧。秦王親自到河內發動河內十五歲以上的士民各賜爵一級,讓他們沿著天井關,北上長平堵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道。
趙軍被圍四十六天得不到糧食,便自相殺、相食,趙括帶領精銳的士卒出來接戰,秦軍射殺了趙括,趙軍四十萬人投降了武安君白起。白起怕這些投降的士卒為亂,便設計盡坑殺之。前後殺了四十五萬人。真的是‘血流淙淙有聲,揚穀之水皆變為丹’。”
哦,原來這裏天井關不是主戰場,隻是天井關起到了決定性的勝利啊。
“誌才,我等今日在此宿營,你與史阿去周圍方圓一裏看看,製作圖本。來日我要在此建設雄關,以拒南方。史阿,好生照看誌才。”
次日,袁術等人再上路,一路經過高都,進入泫氏縣,再過一日,進入長子,站在一座不高的小山峰頂上就能看到上黨盆地全景:這裏跟一個世外桃園一般,隻是人口不多,地勢也比較平緩,不過,盆地中也有許多小山與許多小盆地相互交錯分布。一條河流也是九曲十八彎穿過整個盆地。根據眼前的景象,基本可以分辨得出有多少個村莊,周圍有幾個縣城。整個盆地沒有風口,隻有關隘,守住關隘和險要的山穀,這裏就是一個世外桃園。
盡管眼前的景色並不十分美麗,但是,袁術依舊從眼前的景色中找到了無限蓬勃的前景。當下命令道:
“今晚就地宿營,明天進入長治縣,我們就從這裏開始……”
“夫君,難道你不去交接就開始工作嗎?似乎……”彤兒提醒袁術道。
額,忘了,袁術一興奮,都要忘記自己當下主要的事情是做什麼了。
“那還等什麼,快趕路。我現在就想馬上開展工作了。”袁術有些迫不及待了。
“誰等了啊?不是你要上山看麼?這不都等你麼?”彤兒輕輕調笑袁術道。
又過一夜,終於在第八天進入上黨郡製壺關縣。進入壺關,袁術就納悶開了,這就是壺關?這麼個小破縣城,孟德兄打高幹,居然能打八個月?
“夫君,你在看什麼?”彤兒看到袁術東張西望,問道。其實戲誌才等袁術身邊幾人都想問了,敢情是城裏人下鄉,看稀奇玩意兒……
“這裏就是壺關?沒看出哪裏險要啊?記得好像有前人說過,上黨是北方通往中原的大門,而壺關是上黨的咽喉啊,可這裏怎麼也不像……”
“公子,錯了,這裏是壺關縣城,不是壺口關。”戲誌才上前道,說著,取來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