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上黨太守(1 / 3)

要去做上黨太守了,但是宛城不能白留給別人,袁術撤走了城中的城管部隊,撤走了程昱等所有智囊,甚至連校場,演兵場的所有訓練設施全部撤走……隻有已經建好的房屋不能搬走了……

袁術離開宛城,宛城居民都跑出來,百裏相送。最後,袁術留下一句話:

“若是想要繼續跟隨我袁術的,想繼續做我袁術的子民的,歡迎來上黨安家落戶。”

這一句話,留給了許多人思考的空間:

城中佃戶都知道袁術麾下程、黃、顏三個家族中佃戶的待遇是多麼優厚,對普通平民的照顧又是多麼親切。至於教化過的戰俘就不用說了,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他們是俘虜,比常人就要低一等,平常時候,別人看不起他們也不會太明顯。那是因為有袁術在,這袁術一走,他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他們不敢想,隻有跟著袁術,他們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當然,這正是袁術所要的效果。

北方人口稀少,整整一個並州,地域是南陽的好幾倍,但是人口卻不足南陽的兩倍。當然戰亂多是一個主要原因,但是,地處沙漠邊緣,土地也很貧瘠。而對於袁術來說,上黨和太原則是並州最好的兩個大郡。隻有控製好這兩個郡,就基本控製了整個並州了,上郡與鮮卑軻比能接壤,控製好軻比能和高奴,就等於控製上郡雲中五原等郡,隻要再把雁門操縱在手裏,西河就不用想了……

現在太原在田豐手裏,上黨歸了自己,上郡高奴的控製權也基本掌握在自己手裏了,今後隻要好好發展,以上黨太原為根基,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就能對抗天下所有諸侯了。在眾人眼中,這是劉宏在欺負袁術,而在袁術看來,自己則撿了一個大餡餅了。

領著眾人,走在前往上黨的官道上。隻有別動隊數百人跟隨。其餘狼騎,陷陣營,雙子龍騎,城管部隊,則另外自行前往。官員赴任是不能帶許多隨從的,雪狼銀狐鷹眼暫時留在山穀,要把山穀裏麵的作坊全部掩埋掉。訓練場全部封閉,山外布滿奇門遁甲陣勢,隻有等到自己再回來時,再開啟這裏的一切。書院的學子自然也會跟隨袁術一起遷移,隻是,袁術唯一擔心的是蔡邕,到了那邊會不會不適用呢?王越童淵也不想離開袁術,隻是希望袁術再找一個好地方給他們,他們習慣了這些清閑、與世無爭的生活。等那邊一切安排妥當了,他們再一同遷移過去。

路上,史阿領十名銀狐在前麵引路,袁術騎白龍馬在後麵跟隨。身邊依次跟著郭嘉、戲誌才、程昱、蔣琬、崔琰、彤兒、融兒、徐晃、龐德、李嚴、張既、顏良、文醜、李嚴、麴義、還有黃忠父子倆。賈詡暫時留在山穀處理事情。薑兒琳兒留在洛陽的家中照看小孩。醫者隻有華佗相隨。其他人員都在山穀,作為第二批前往上黨。

“公子,為什麼要去上黨?在宛城不很好麼?”路上,張既問袁術道。在大家看來,去上黨遠不如留在宛城那麼舒服,而且宛城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條。可是上黨卻還要重新治理,雖然不說上黨有多差,但也隻是沒有經曆戰亂而已,相比宛城,經濟水平還是差不少的。

“去上黨有什麼不好?至少沒有戰亂不?”袁術的回答不能使大家滿意。戰亂?袁術怕戰亂嗎?誰都不行,宛城之戰看似黃巾破城了,但是實際上,宛城人口增加了不少。在過去,一個城市的繁華,人口占據了極大的份量的。

“僅僅隻是沒有戰亂?上黨土地比宛城要貧瘠很多。人口也相對要少。兩個上黨都不及一個南陽的人口。”程昱提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

“人口?我收降百萬黃巾,還怕少了人口?這些人口拿起武器就是戰士。放下武器就是平民。這樣的人口多好啊。”袁術撇撇嘴。

“上黨山高路險,公子難不成是去看風景?”趙雲也上前來湊熱鬧。

“山高路險又怎麼樣,說明很多地方人跡罕至,風景宜人啊。”袁術想起剛剛開辟南陽書院的探險曆程,不禁縮了縮脖子,有點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