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設衛平涼(1 / 2)

鐵槍抵喉,誰人能槍下逃生?楊小虎這一槍刺了下去,本以為會血濺七步,哪成想傲敦腳一蹬地,身形提著地麵後縱而出,楊小虎這一槍卻隻是紮到了傲敦腹部。傲敦身上乃是精良鐵甲,腹部自有裹腰護身。這一槍紮到傲敦裹腰上,隻是在其甲胄上刺出一點火花。

楊小虎再想進招追殺,元兵鐵騎已到左近。就在元軍衝鋒之際,明軍也動了。

楊小虎及傲敦就夾在兩軍中間,雙方人馬轉瞬激撞在一起。兩千明軍對五千元軍,殺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楊小虎揮槍刺翻一名元軍,順勢奪了馬匹。等到翻鞍上馬,人海茫茫卻再不見傲敦身影。楊小虎心中一急,卻是高聲喝道:“死守山腳,不能叫元軍過去。”無奈人歡馬嘶一片紛亂,楊小虎的聲音並不及遠。

元軍加明軍足足七千人,此刻皆是毫無陣仗絞殺在一處,放眼望去遍野是人,雙方也隻能憑借衣著分辨敵友。兩千明軍麵對五千元兵,轉瞬陷入苦戰。

大奎帶領兩千餘鐵騎此刻已趕到了混戰之地不足一箭之地,本來約好的楊小虎拖延時間,等到援軍一到兩麵衝鋒放箭,到時定可瞬息將元軍大批殺傷,怎料此刻雙方混戰再想放箭亦不能夠。

望著茫茫人海,大奎也隻能恨得咬牙切齒,急行軍中高聲喝令:“兩翼包抄各自為戰,殺!”將令一下,兩千多明軍鐵騎一分為二,便似兩支利箭一左一右殺入混戰人群,

大奎鐵槍猶如靈蛇吐信,槍芒吞吐間攔路元兵紛紛落馬。大奎所領明軍緊隨其後,布成三角陣向混戰人群縱深急插。

這隻鐵騎是征虜軍中的精銳,已不需多言。隻要隊伍殺到哪裏,混戰中的明軍將士皆會退出戰團加入隊伍中。如此一來,明軍人數漸漸增添,對元軍的殺傷力亦是大增。

所謂牆倒眾人推,元兵此刻是混戰,明軍卻是和眾人之力擊之。雙方大戰不到一個時辰,元軍已成潰敗之象。想要進山明軍死死守在山腳,無奈之下開始四散逃竄,如此一來更是加快了敗勢。

風急雪驟,可縱使再大的風雪一時間也蓋不住滿地的橫屍汙血。荒草淒淒,不勝哀意。大戰終於落幕,明軍死傷近千。五千元軍逃得性命的不過三五百人,四千餘眾全部被殲滅。可惜的是傲敦逃掉了。

楊小虎心中暗恨,傲敦竟然是在兩軍廝殺中趁著混亂逃得了性命。

打掃戰場之際,明軍皆在救死扶傷,有沒斷氣的元兵就補上一刀。大奎見到如此血腥場麵不禁有些大皺眉頭。實話說,大奎心中不忍。縱使沙場死敵,此時此刻恩怨也該了結了。但明軍將士不會手軟,因為若敗的是明軍,元兵也一樣會這樣對待明軍傷兵。

戰場上還繳獲了一輛大車,車上裝著十餘隻大木箱。大奎命人開了箱,一時間珠光寶氣映花了人眼。大奎命人原樣封好,戰場上能救的傷兵盡量救治,並與財寶一並派專人送回了平涼鎮。

楊小虎來到大奎身前,低著頭一臉的委屈。大奎沒有說話,卻是狠狠瞪了一眼楊小虎,接著走向自己的坐騎。全軍稍事整備,大奎即刻下令:元軍主將傲敦在逃,明軍所部五百人一組分路追殺,生擒傲敦者賞銀百兩,並可除去兵役回家種田。

明軍沸騰了,賞銀百兩除去兵役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從今以後可以老婆孩子熱炕頭,再不用受這兵戈之苦。身為大明軍,自當效命沙場。今日不知明日生死,讓眾多明軍將士心中早已麻木,早已忘卻了田園之樂,早已忘卻了骨肉親情。如今有機會可以回家了,三千多明軍將士哪有不高興的?

一場歡喜一場憂,但隻要有希望,所有人都不會拒絕這次追殺任務。明軍三千多人爭先恐後的加入到追殺元兵的行列,但大奎隻分了四隊負責搜索。每隊五百人,共計兩千人。剩下的一千人回平涼鎮守。

大奎心中自有打算,若是傲敦賊心不死,進山的心願破滅,除了狼狽逃竄,還有一個地方能去,那就是平涼鎮。

此刻的平涼鎮隻有康茂才帶領著二百明軍及三百傷兵駐守在鎮子裏,一旦傲敦帶著殘兵殺回平涼鎮,那平涼鎮明軍就將麵臨滅頂之災。

大奎不敢再耽擱,當下率領一千明軍快馬加鞭趕回平涼鎮。明軍經過一場大戰,此刻雖是人疲馬乏,但路上不敢有一刻的懈怠。隻用了兩個時辰便回到了平涼鎮。

好在平涼鎮安然無恙,明軍大勝軍民自然是歡天喜地。老百姓久受壓迫,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大奎命人去請了濟世堂的歐陽修文出診,這一下歐陽修文有夠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