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和為貴(1 / 2)

★★★★★★★★★★★★★★★★★★★★★★★★★★★★★★★★

【憶.昆明慘案】

曾幾何時,春城飛花。多少歡歌笑語,幾多盛世繁華。泱泱華夏,各族一家。緣何相殘婦孺,怎忍血染華發。淚問蒼茫寰宇,哀歎亡魂冤屈。悉聞斬魔利劍,公仆風采淩然。祈願世道升平,不教妖邪橫行。

【謹以此文向昆明3.1慘案死難同胞致哀】

(今天是2014年3月7日星期五,是雲南昆明車站慘案發生的第七天)

★★★★★★★★★★★★★★★★★★★★★★★★★★★★★★★★

大奎牽著騾馬,老軍跟在一邊。

兩人一先一後出了村子,還未上大路。老軍即開口幽幽歎道:“張大人慢走,老漢就不送了。”此言一出,大奎不禁驚立當場。

殺此老軍對於大奎來說不費吹灰之力,然而大奎卻想聽聽他說什麼。

“嗬嗬嗬。”老君笑了笑續道:“昔年大人曾到過順元城,老夫有幸得見。大人悲天憫人之胸懷,老夫感佩莫名。”

二人原地站定,相互對視。老軍眼中清澈自然,卻不似謊言戲人。大奎沉默良久,這才道:“本官有一事相求,不知老哥能否應允?”

老軍笑道:“大人所為定是對的,不知大人所求何事?”

大奎正色道:“本官所求之事乃是極其重要的事。”說罷略略一頓續道:“能否請老哥再給找口鍋,添些碗筷?”這番話卻是讓老軍忍俊不已。

“想不到張大人竟如此風趣,此事好辦。老夫這就去找來。”說著老軍回身便走,大奎望著老軍遠去,這才身後向後一招。

洪五由藏身處三步並作兩步奔到身前,大奎道:“把糧食帶回去,等我消息。”洪五領命,當即牽了騾馬轉身便走。

過不多時,隻見村裏走出來數名元兵,每人皆是背著抱著大包小包。還有一人端個大簸箕,簸箕裏卻是一摞摞的陶碗及一大捆的竹筷。老軍跟在他們身後一路行來,大奎遠遠望見,嘴角不禁帶起微笑。

老軍帶人來到大奎身前站定,先是指著這幾名元兵道:“他們都是自己人,大人無需見外,有什麼事隻管吩咐便是。”老軍看到騾馬不見了,心知大奎必有接應,索性也就見怪不怪了。

大奎點點頭道:“那就勞煩諸位了。”說著向幾個元兵一抱拳。

老軍笑道:“請神請到家,送佛送到西。老夫再陪大人走一程。”說著也不等大奎說話,帶著人向東行去。

大奎此刻倒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快步走到老軍身邊與其同行,邊走邊問道:“不知老哥為何如此?”

老軍歎氣道:“眼下兵荒馬亂,梁王派人四處抓壯丁,雲貴川三地概不能外。梁王本有精兵十餘萬,如今猛增至三十餘萬,其中大多是抓來的百姓充數。”說著伸手一指身後的幾名兵士道:“他們也都是抓來的。”

大奎再問道:“梁王下令堵截明軍,你們與我走得如此近,不怕軍法嗎?”

老軍再次歎息道:“如今這年月,老百姓都想過太平日子,誰想打仗啊?”說著老軍由後腰上抽出一根煙袋來,在荷包裏舀了煙絲,手上忙活嘴上道:“這村中校尉是我本族侄子,回頭我跟他說說,放你們過去便是。”說著將煙袋叼在嘴上,取了火折點了煙。

大奎心中感激,再不問話,數人結伴一路到了明軍宿營地。遠遠隻見場地上早早直起了木架,一邊堆了好些幹柴,這是早準備好生火做飯了。

隨著一大鍋粥熬出來,,尤其是幾名元兵背的布袋裏,竟都是白麵大饃饃,大家終於吃上了一頓飽飯。所有人圍坐在一起親如一家,哪裏還分什麼元明敵我。

王西元端著碗,邊吃邊道:“不知我們往下該怎麼辦?這裏能安然過去,往後能不能行得通,真不好說啊。”

大奎遙望著蒼翠山巒,斬釘截鐵道:“縱有千難萬險,我等也須一往無前。”

聽到這句話,所有人都沒言語,都是在狼吞虎咽,但心中都有一個念想,‘要回家’!

五百兵士吃飽了肚子,已是體力盡複,大奎這才對老軍道:“勞煩老哥回去,告知其餘元兵弟兄,行個方便。我們也不想打仗。”

老軍一點頭,又帶著幾名元兵青壯將收拾完的鍋碗等物背在肩上,起先的那個樵夫穿回了自己的衣裳,不光混了一頓飯,還得了一串數十文錢。此時老軍要走,他自然跟在身後。

大奎卻道:“等等。”老軍不禁疑惑的回身。

大奎走到紅雲身邊,伸手在馬鞍上掛著的包袱裏拿出一張銀票來。大奎看了看,拿著這張銀票回到老軍身前道:“這是五千兩的銀票,老哥收好了。你們放我們過去,定然是違背軍令,拿上這張銀票,找到錢莊換成銀子,大家分了以後就各自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