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安然脫險(1 / 2)

二頭領蒙魯站到高處揚聲呼喝,號令眾苗兵退下山去。

此刻地上被潑了油,腳下有些粘濕,山路兩側又遍布幹柴枯草。這要是來把大火,豈不是三千人馬要被一勺燴了?

苗兵聽到二頭領蒙魯的命令,立時轉身向山下退卻,本是後隊的苗兵變成了前隊。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難,三千人擠在狹窄的山路上,要想即刻下山豈非笑談?

正在此時,山路側峰又是一聲轟隆隆大響,一塊巨石轟然砸到苗兵的退路上。還好走在頭裏的幾名苗兵見勢不好閃身緊靠山壁躲閃,這才逃過了一劫。

夕陽已沒入天盡頭,黑暗正徐徐籠罩大地。正當山路上陷入半昏暗之時,竟有人持了火把來照亮。此人身穿一件赤膊小褂,手裏舉著火把站在剛剛落下的巨石上。

“你是誰?”帶隊的苗兵首領揚聲問道,但隨後便啞口無言。這人他見過,正是一招將頭人卯蚩擊敗的那個明廷將軍。不錯,來者正是張大奎。

身前是三千苗兵,大奎卻視而不見,隻是揮手驅趕著蚊蠅。一路行來,天氣悶熱卻又不能及時沐浴更衣,此刻自己舉著火把倒是引來不少蚊蠅。

苗人遍布山路上,卻是四野靜寂無聲,都怕驚擾了站在大石上的那個人,一旦人家手一哆嗦火把丟在路上,那無疑便是一場浩劫。

“各位,請聽本官一言。爾等不願去做逍遙山民卻來做這殺人越貨的勾當,真真是天怒人怨啊。”大奎好整以暇的說道,苗兵你看我我看你,卻不知這人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大奎續道:“大路通天各走一邊,各位若是橫加阻攔,須知天道輪回必有報應。”說著大奎晃了晃手上的火把,這一舉動自然引得苗兵一陣慌亂。

二頭領蒙魯在後麵早見大石砸落,心知此中必有變故。隊伍一停,他便向前隊趕來。遠遠見到大奎隻身一人站在大石上,心中不由的惡向膽邊生,悄悄在身邊的弓弩手的手上接過了一張硬弓,又取了一隻長箭。長箭搭弦雙臂較力,‘咯吱吱’聲響處已是拉的弓如滿月。

二頭領蒙魯就躲在人群中,身形稍少放低以免被大奎發現,箭頭瞄準大奎心口,心中道:‘將你一箭射殺,看你還有何本事?’想到這,拉弦的右手一鬆。‘嗖’的一聲,長箭帶著厲嘯射向大奎。

大奎口中正滔滔不絕的對身前眾苗兵循循善誘,正講到興頭上,耳邊忽聞長箭破風之聲,大奎急忙向左側一閃‘哆’的一聲,那長箭竟無巧不巧的射中大奎手上的火把,火把一震頓時火星四濺。

與此同時,就在山路側麵的山峰上同時傳來一聲大響,這響動苗兵很熟悉,是有大石從山上滾落的聲音。毫無懸念,‘咚’一聲巨響,那大石竟生生砸進人群。數聲慘嚎戛然而止,四五名苗人被大石砸的血肉模糊,其狀慘不忍睹。

大奎冷眼看著腳下的一片人,揚聲喝道:“我手上的火把一旦熄滅,你們便將身受滅頂之災,山上已為我大明兵士占據,虧得眾位備下的山石原木啊,嗬嗬嗬嗬。”

二頭領蒙魯混在人群中沒敢再動,他知道站在石頭上的那個人說的都是真的,一旦苗兵有什麼異動,那將真的是滅頂之災。山上埋伏不需太多人,隻需數百人足矣,每人扔下一塊石頭來都將使苗兵損失慘重。

王西元與羅大海帶著車隊慢慢轉過山腳,向著峽穀的西穀口行去,一邊走王喜元還向兩側山崖上引頸觀望。此刻已是傍晚,山崖上影影憧憧卻是看不真切。

直到出了穀口,王西元才鬆了一口氣,總算出了險地了。

羅大海騎在馬上,見到王西元臉上神色,勸慰道:“張大人勇武過人心細如發,不會有事的。”羅大海與大奎相熟甚久,對大奎的底細可謂知之甚詳。

“但願張大人能平安歸來,上蒼保佑。”王西元輕聲禱告,態度極其赤城。

羅大海卻是笑道:“張大人久經戰陣,萬軍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何況對這三千苗兵?”言辭間羅大海信心滿滿,策馬隨行其後的呂冰燕聽到,心中卻是禁不住好奇。

“你叫什麼?”呂冰燕直率的問道。

王西元打著哈哈笑道:“哎呀呀,你看。本官倒是忘了介紹。”說著一指羅大海道:“這位是蘇州鏢局的羅大海羅總鏢頭。”說完又向羅大海道:“這位是桂林壯家大寨的呂冰藍呂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