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狹路相逢(2 / 2)

二百張家子弟兵帶了兵器鉤索等物,由孟歌及盤步帶領離開營地向山林深處行去。大奎隻身一人沿著驛道步入山穀。

夕陽普照,山林一片寂靜。

卯蚩坐在路邊一塊大石上,身後靠著一株大樹,身邊數名苗兵在一旁伺候著。此刻卯蚩右肩已經包紮妥當,但被鐵槍貫穿豈是兒戲?曉是卯蚩身強體壯,此時也因失血過多臉色蒼白。

“頭人,明廷送禮的車隊還在穀口,我們為何不一舉將他們消滅掉?”身邊一個頭目模樣的苗人慫恿道。

“不要輕舉妄動,他們武器精良,要是硬打的話,我們也討不了什麼便宜。”卯蚩說話有氣無力,言辭間對大奎的懼怕之意,便是傻子也聽得出。

身邊那頭目不敢再言,取了水袋喂卯蚩喝了水。

卯蚩喝過水精神好些了,這才咬牙道:“要對他們嚴密監視,若是他們敢從這裏經過,我定要報這一槍之仇。”

“頭人盡可放心。”那頭目答應著,又取了一塊芭蕉葉子給芭蕉扇著風。

這天太熱了,先前在山上沒呆多久,眾人就撐不住了。現在一千騎兵加上兩千步卒皆在山崖下歇著,隻等明廷車隊經過便可依仗山崖上備好的礌石滾木將其重創,然後兵馬依山勢衝下,到時定可將那幫前往中慶城送禮的明廷官兵都殺了。

原來梁王把匝刺瓦爾密得知明廷要派使節前來說降,便早早差人命貴州行省的土苗卯蚩帶兵前來截殺,梁王把匝刺瓦爾既不想降服大明,又不好明目張膽的撕破臉,如此才出此借刀殺人之計。一旦得手,梁王把匝刺瓦爾便會高枕無憂,畢竟是連前來說降的人都沒見到,如何能算是不服從招降啊?

卯蚩的傷口雖是敷了藥,但仍有鮮血滲出,為怕牽動傷勢整個右臂都不能動。從退到這裏開始,卯蚩已經是幾度昏迷,好在傷口包紮及時,而所帶的金瘡藥又是極為靈驗,故此止了血保了命。

人言仇恨是莫大的動力,這話看來不假。卯蚩的右肩被大奎一槍刺穿,槍頭是由卯蚩右肩鎖骨刺入,再由右肩胛骨上處刺出,整個傷口是個透明窟窿,如此重傷身子弱的早就一命嗚呼了,卯蚩能活著真乃是異數。

按理說,依照卯蚩此刻的傷勢,該是平躺靜養才是,但此刻卯蚩仍是坐在大石上,一雙三角眼盯著穀中驛道,眼中仿若要噴出火來一般。

天要黑了,看來明廷使節及其車馬隊伍不會來了。卯蚩不禁狠狠的向地上吐了口唾沫,心中怨天怨地怨自己,當時幹嘛要帶著隊伍過去?若是早早再次設伏,那這班送禮的豈不是砧板上的肉?

卯蚩越想越氣,正在氣頭上,穀中驛道一名苗兵由遠處狂奔而來,一路跑著一路大喊道:“來了來了,漢人的車隊來了。”

“全部上山,快快快。”卯蚩聽到那苗兵報信,仿若將身上傷勢忘記了,站起身向樹下下著命令。散在四處的苗人聞言連忙各自起身,收拾東西的,拉馬的,頓時忙成一團。

再看卯蚩,經過這猛地起身,已是臉色更加蒼白且布滿冷汗。身旁苗人將早已備好的樹藤擔架放在地上,四個人小心翼翼的將卯蚩抬上了擔架。

卯蚩很放心,因為這三千苗人除了自己,還有二頭領蒙魯指揮。

三千人雖是多,但上山下河卻是他們頗為熟悉的天賦本領,不消片刻三千人便浩浩蕩蕩的到了半山腰。

正在此時,怪事發生了,本來頗為順暢的山路卻是有些泥濘,天色好好地並無陰雨,卻哪裏來的這些水?有苗人彎腰用手抓了把地上的濕土聞了聞,聞過之後不禁大驚失色:“頭人,地上有油。”

卯蚩本是昏昏欲睡,聞言不禁大驚,眾苗人這時才注意,山路兩側不知何時多了些幹草樹枝,再加上地上的油,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

卯蚩一聲大喝:“後隊變前隊,撤下山去。”話音沒落,山上一聲霹靂般的響動,苗人抬頭去看,隻見一塊巨石帶著雷霆之威砸將下來。

“轟,哢嚓。”一陣響動,竟將山路旁數棵懷抱粗的水杉樹砸折。這樣的威勢若是砸在人身上,豈不是將人砸成肉餅?苗人見到這等陣勢,紛紛看向擔架上的卯蚩。

正當苗兵慌亂無計之時,二頭領蒙魯由隊伍後麵趕了上來,尋了路旁一塊大石便三步並作兩步躍身跳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