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聞言一愣,這個問題他也想過,但是卻並未深思。
司馬燕續道:“對那些已經受刑的貪官來說,他們的家人或是友人自然是要找你算帳。試問做官的誰沒有心腹之人?他們真的是一死了之?”
大奎並沒有言語,隻是靜靜地聽著。
司馬燕又道:“若是你死了,這所有的恩怨便係數推到你身上,因為案件是由你查實的,人是你監斬的。而皇帝不過隻是用了一道朱批而已。”話音一頓,司馬燕才道:“此番你遠赴雲南,若是成功朝廷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平息雲南禍端,若是失敗皇帝又不受損失,而你卻是性命堪憂。如今你已經是眾矢之的,身當此任卻再好不過了。”
大奎不禁問道:“王西元大人乃是一個好官,況且民望政績頗佳,卻為何要派他涉險?”
“因為王西元曾是元庭的官員。”司馬燕不假思索便即答道。
大奎聽到這句話,不由覺得後脊梁發涼。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當今的太祖皇上著實有太多可怕之處,所作所為皆是透出了心機。
在帝王的眼中隻有江山,隻有王權。至於善惡,民之生死皆是題外篇。古語說得好:不愛江山愛美人。說的卻是皇帝眼中若沒有江山,那一定會有美人了。
商朝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叫做紂王,紂王非常喜愛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樂,根本不管國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過的好不好!紂王非常寵愛她,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與她酣飲作樂,更設炮烙之刑,使人裸體相逐,他還聽信妲己的話,殺了很多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
紂王的叔父比幹是個忠臣,看到紂王被妲己所迷惑便直言進諫紂王道:“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裏麵,不可以亂殺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你應該要振作起來,替國家和老百姓做點有用的事情呀!” 妲己知道以後,心裏很不高興:“這個比幹真多管閑事呀,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來,我一定要好好教訓他!”
妲己就跑去對紂王說: “大王!如果比幹真的是一個忠臣的話,你為什麼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開,把他的心肝拿出來獻給您呢!”
紂王聽了妲己的話後,說:“對喔!我可以叫比幹把心獻給我呀!妲己真是聰明呀!”紂王立刻下令賜比幹剖胸而死。
後來,這件事被記在《呂氏春秋》這本書中,其中有一段話:“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幹不殺矣!”
作為帝王若能以史為鏡,以正其身。自然可得萬世基業,受百姓擁戴。想想如今的太祖朱元璋一心隻有天下,得知王親犯法依然嚴令殺之,並將愛妃打入冷宮。由此可見其肅清吏治之決心。
若說在江北紅巾軍中時,大奎是因為不明軍中要旨,不懂如何領兵作戰而淪為工具,那麼隻能說是因為大奎胸無點墨智計全無。投奔吳王時直至如今,經司馬燕細細說及自己的處境,大奎不由想到這是因為自己不諳世事。
大奎望著司馬燕良久才又問道:“此去雲南有何凶險之處,還望明言告知。”
司馬燕笑道:“王福如今雖是惶惶不可終日,但其在江南之地尚無紅巾之亂時便開始經營,後來投了皇帝。如今身家怕是有千萬之多。此人投靠了雲南梁王,將身家係數奉上,梁王愛財如命自然待為上賓。你等此去所帶的金銀不過數萬兩,梁王如何能看的上眼。況且梁王依仗雲南山川地勢之險,正可與大明相抗衡,若是輕易接受招安豈不是平白失去了屏障?萬兩銀子便要買梁王授首,這無異於癡人說夢。”
大奎剛要說話,司馬燕便道:“莫要以為你在臨江收受銀子的事情當今的皇帝不知道,想對付你的人多的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縱然你雲南之行留的性命,但會到京城必然會躲不開項上一刀。”
大奎聞言大驚失色,難道世間事真的如此險惡?
“依司馬姑娘的意思,本官該當如何?”大奎此時已是六神無主。
司馬燕看著大奎良久才問道:“你知道我為何前來此地等你?”
大奎隻是搖搖頭。
司馬燕神秘一笑道:“有人出重金要你項上人頭。”
大奎苦笑道:“這個本官自然知道,要我人頭的不止一個。”
司馬燕疑惑問道:“你不想知道誰要殺你?”
大奎依然是搖頭道:“問了你也不會說。”但大奎隨即問道:“你打算如何殺我?”
司馬燕笑而不答,隻是這笑容中卻是含義頗深,大奎看得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