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誰是真英雄(2 / 2)

殿下眾臣議論片刻,有人出班奏道:“啟稟吳王,大明英雄輩出,尤以三軍為最。英雄者不外右丞相徐達徐元帥,左都督常遇春,右都督湯和三人。”

朱元璋嗬嗬笑問道:“愛卿所言這三人中,又有哪一位最為了得啊?”

殿下之臣略有所思,轉瞬道:“徐達元帥德高望重文武兼備,昔年伐陳友諒,敗張士誠皆為徐元帥的功勳,如此當屬真英雄!”

朱元璋搖頭道:“天德(徐達字天德)雖是文武兼備,但很少上陣廝殺。本王問的是上陣的英雄,與其他無關。”

吳王朱元璋話音一落,兩班中另有一臣出列奏道:“常遇春常都督不愧為蓋世英雄,昔年常都督隻率數萬人馬便橫掃江南,由此可見常都督的勇猛無敵。”

吳王朱元璋聞言幽幽一歎道:“伯仁(常遇春字伯仁)雖勇猛無敵,本王得而臣之。王保保亦數英雄,本王不可得。王保保真英雄也!”

聽到吳王如此一說,殿下眾臣盡皆俯首恭聲道:“吳王英明!”

大奎雖是照葫蘆畫瓢的行禮,心中卻不禁想到:‘王保保再如何英雄也敗在我的手上,吳王為何不說我是當世英雄?難道文官不作數?’

正自胡思亂想間,吳王笑道:“江南通政使張愛卿,你的奏章本王看過了,本王如你所願,準奏。眾卿家若無它事便退朝吧。”……。

待到大奎回隆平時已是兵強馬壯車馬齊備,吳王特批了五百兵將給大奎,而且都是左右軍中的精兵,這在滿朝文官中尚數首例。

大奎此刻坐在轎子裏優哉遊哉的向隆平行進,轎子外麵是一百精騎兵及四百步卒護衛。隊伍最前錦旗招展鳴鑼開道,隊伍浩浩蕩蕩向南進發,好一派威風景象。

回隆平需路過鎮江府,常州府兩地,方能到隆平府。此番回轉聲勢不小,鎮江常州兩府府尹早早差人來請,都被大奎謝絕了。大奎不想與地方官走的太近,以免落個結黨之嫌。吳王的脈象,大奎基本摸準了,他不怕臣下有本事,就怕臣下勢大。

大奎總責江南百官廉政,自然有機會拉山頭,但大奎不能這麼做,也不敢這麼做。畢竟伴君如伴虎,所謂君威難測便是這個道理,臣下的所作所為當要首先順著君主的意思來,若是不解風情,那麼也就預示著離鬼門關不遠了。如今吳王朱元璋雖不是皇帝,但是在江南這一畝三分地上要想摘誰的腦袋便如嗑瓜子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