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聽完湯和所念的奏折不由讚道:“湯大哥果然高才,比小弟強多了,嗬嗬嗬。”
湯和微笑不語,常遇春卻道:“老湯的文采還不曾顯露,他這是依照你的語氣所書,若是他自己的奏折,必會引經據典之乎者也一番。”話音一落引得湯和與大奎哈哈大笑。
湯和隨即道:“兄弟即來應天,這便與我一同進宮麵見吳王吧。”
大奎點點頭道:“也好,兄弟這便與湯大哥一並進宮。”說著,大奎站起身來。
湯和一見大奎衣著不禁笑道:“兄弟便這般進宮?
大奎低頭一看不禁莞爾,昨日傍晚與常遇春一戰自己衣袍已毀,如今衣襟下擺盡數碎成布條。這般樣子如何能進宮?大奎轉頭向常遇春問罪道:“我的這身常服是常大哥弄破的,常大哥須得賠我!”
常遇春也站起身笑道:“此乃小事一樁,不過兄弟身上穿的是官服,須得由內務府織造處領受。這一時半刻也無法成事,不如今日且先作罷,過幾日再進宮也不遲。”常遇春又對湯和道:“老湯便能者多勞,替大奎兄弟在吳王麵前告個假吧。”
湯和笑道:“也好,那湯某先行一步。告辭!”湯和說罷,持了奏折轉身離去。
等到湯和出門,大奎與常遇春落座,大奎不禁問道:“常大哥請述小弟孤陋寡聞,小弟直到此刻有些事還不甚明了。貴州行省不是已為我大明疆域了嗎?為何又有什麼彝族恒部扯勒君長奢氏?”
常遇春搖頭道:“我大明雖是占據江南半壁,然江南以湖廣行省為界。東為大明所管,以西卻為苗疆各族自治。不管是元庭還是我如今的大明具是對各族一視同仁,畢竟泱泱華夏是由多族共持一家。”
大奎聞言恍然道:“原來如此。”到此刻大奎方才了解,原來大明並非想象中的一派升平,其中卻不知有多少錯宗複雜的派係關係及其勢力分布。當初若是在順元當眾斬殺梁有才時遭到其反噬,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常遇春吩咐下人為大奎備了香湯及替換衣物,又收拾了一間上房供大奎休息,這才告辭去了軍營。常遇春雖是貴為一品督撫,但對於軍務卻是盡職盡責絲毫不見懈怠。
大奎在常遇春府上住了數日,勒索了十套二品常服。二品常服緋紅長袍無論是衣料還是做工都是一等一的,官員所備皆屬配發。一旦損毀便要繳納一定銀兩方可領取,雖不是按著物價收銀子,但每件也需三十兩銀子的工費方能成事。畢竟朝廷也不能任由官員無節製的認領。
大奎隻上了一次朝,朝堂之上朱元璋問及王保保,大奎不敢隱瞞一一實話實說。等到大奎講完,引得滿朝文武議論紛紛。不想大奎的一番談話卻引得吳王朱元璋哈哈大笑,滿朝文武疑惑間,朱元璋問道:“眾愛卿可知當世英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