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朱元璋不禁好奇的問道:“哦?竟有此事?王愛卿細細奏來!”說罷肖有興致的看著王福。
王福躬身拱手道:“啟奏吳王,年前順元災荒之奏報臣也看過,那順元府尹梁有才因貪贓枉法被通政使張大人斬首示眾。然那梁有才的供詞中已全部招供,曆任三城的府庫管事,貪贓約計三十餘萬兩白銀。而張大人押送應天的金銀隻有十餘萬兩。所以臣要參王大人一本,並請吳王明查其餘髒銀下落。”
吳王朱元璋嗬嗬笑道:“我當是什麼事啊,區區二十萬兩白銀豈能讓本王輕易猜測自己的臣子?嗬嗬嗬嗬,張愛卿?”
大奎聞言一驚,連忙出班拱手道:“臣在。”
吳王朱元璋笑道:“王大人既然如此問,張愛卿便給他個說法嘛!”大奎早就已經心驚肉跳,聞言更是冷汗直冒。自己從沒做過虧心事,隻不過貪墨了一件小衣而已,難道要俱實回答吳王的問話?這無異於自尋死路。
大奎站在那裏不禁有些為難,這下該怎麼辦?另一班朝臣裏閃出一人抱拳奏道:“臣湯和願以項上人頭為通政使張大人作保,張大人絕非貪財之人。這其中必有誤會。”大奎聞言不禁目瞪口呆,心中劇震。
大奎心中感動,湯大哥竟能如此信任自己,並拿身家性命作保。此等恩情大奎如何報答?是自己辜負了湯大哥的一片情意,都是自己的錯。
大奎剛要說話,不想吳王朱元璋哈哈笑道:“張大人的為人,本王還是信得過的!況且又有湯將軍做保人。今天是年初就不談這些不高興的事了!眾位愛卿也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捕風捉影。”
殿下幾人齊齊拱手稱是各回班位,大奎站會自己的位置心中已是七上八下。他知道吳王朱元璋的話裏有話,他更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道理,卻不知道等待他的到底是什麼。如今湯大哥能出麵為自己力保,想必其中原有不是那麼簡單。究竟是什麼原因?
大奎心思電轉,突然一個念頭閃過:‘這一定是吳王朱元璋的授意,就如同封自己為通政使及封黃鶯為誥命夫人是一回事。既然這樣該是有驚無險才是。’大奎想到這裏不禁放下心來。
吳王坐在大殿平台上金椅上,嗬嗬笑道:“眾位愛卿,想必比武大會的事情你們其中很多人都已經知曉並有所準備了吧?既然這樣,今日本王便正式昭告列位愛卿啦。”說著望了一眼躬身站在下手的宦官。
宦官在袍袖中取出一卷金黃布帛來徐徐展開朗聲讀道:“吳王諭,華夏一統功業未竟,幸江南半壁人才濟濟。為選拔良才,充實軍備。現布告天下:凡大明官吏不論官職大小皆可舉薦人才,從試者不論家世貧賤,不論地位尊卑,凡武藝精湛者均可應試。
文試定於本年三月初旬,武試定於本年五月初旬。文武比試勝出者,選狀元一名,探花一名,榜眼一名。另由左右督撫於應試舉子中各選成績優異者五十名,一旦入選即刻領受封賞。初試定於本年二月中旬,由各地州府籌辦。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