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禮賢下士(2 / 2)

眾將見到主將下拜都慌了,齊齊搶過來扶。跟大奎同來的親兵忙攔阻道:“張將軍身上有傷,不可拉扯。”眾將無奈隻好齊齊跪倒還禮,兩萬將士竟都紛紛跪在地上。

一名三十餘歲叫楊永懷的偏將道:“張將軍如要如此,我等便陪同張將軍跪著,將軍跪多久我們便跪多久。”

雙方就這麼耗著,過不多時王醫官來找,一見校場情景便對眾兵將大聲嗬斥道:“你等好不省事,張將軍重傷未愈豈能久跪。”說著便來扶大奎並勸道:“張將軍好歹也是上將,怎可如此孩子氣。”大奎執拗不肯起來,王醫官又不好硬拉。歎口氣下了閱兵台,騎了一匹快馬直奔中軍。

過不多時,劉福通帶著麾下幾位主將便趕了來。一進校場劉福通見到真如醫官所說,禁不住哈哈大笑:“好一個張大奎。”

等劉福通步上閱兵台,環目四望後這才語重心長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張將軍有此覺悟可喜可賀啊。”大奎跪在地上並不言語。

劉福通又道:“張將軍心意老夫明白,如張將軍信得過老夫,此事便交由老夫來辦,如果張將軍不滿意,老夫任憑處罰。”

大奎將信將疑的看著劉福通,劉福通對跪在大奎身邊的眾將道:“你等可去中軍候選,老夫將在三軍中挑選武藝高強者,每日切磋武藝,有老夫來給張將軍詳解。”又轉頭問大奎:“張將軍意下如何?”

大奎問:“此話當真?”

劉福通道:“老夫一言九鼎。”

大奎心中大喜這才站起身,眾將及士卒見主將已起身也紛紛站起身來。劉福通哄孩子一般將大奎哄回營帳,校場兵將繼續操練。

自第二日起,劉福通在全軍十餘萬紅巾兵中精選武藝高強者百餘人設立講武堂,其中不凡紅巾高級將領。大家互相切磋共同進步,大奎混跡其中受益匪淺。劉福通詳細講解了各種武藝及兵器在戰陣中的實際應用。

武術源於上古興於唐宋。分南北兩派,內外兩家。各係武術流派四百餘種。

在戰場上搏殺,所使用的武藝簡單直接少有花式。精於搏殺者不光要有超群的武藝還要對氣候,環境,人體骨骼,要害,血脈等等概括知曉。以便於利用一切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置敵於死地。

兵刃有長短之分,軟硬之別。所謂長既是:大刀,長槍,棍棒,大斧,鉞,叉,鐺,槊,戟。而短便是:刀,劍,鉤,鞭,鐧,拐,斧,錘,椎。九長九短合稱十八般兵器。

劉福通又針對戰場常用的幾種兵器著人演練一一講解。大刀大致分兩種,一為長柄大刀,二為中長柄樸刀。主要技法有:紮,斬,撩,掛,劈,掃,挑,砍,按,帶。長槍基本就一種,主要技法有:紮,刺,打,纏,圈,攔,撲,點,撥,舞花。

大奎見到槍術格外用心,他便是在答失八都魯的槍下吃了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