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歸心似箭(1 / 2)

行走在大路上,回想起來時種種艱辛,大奎不勝唏噓。直到天色將黑,四野無人。大奎想試試自己如今重負已去,到底能跑多快,不由得發足疾奔。

這一跑隻覺耳邊生風,兩旁景物如飛倒退。隻見大路上一道人影如離弦之箭,轉瞬不見蹤影。大奎心裏別提多痛快了,照這個速度。不用半月大奎即可到家。不知不覺大奎從傍晚直跑到黎明,大奎已跑到臨安地界。路旁農田裏已有農夫早起勞作,大奎停下身形。長噓一口氣,隻覺渾身無比舒泰。跑了這麼遠,倒不覺的累。

大奎不知道,當初在天台山中學藝期間拿著仙草靈丹當飯吃,直吃了五年。如今的大奎已經今非昔比,不但氣力悠長,目力耳力也是大異常人。此刻就是再跑上一天一夜也不打緊。也不知道這一夜走了多遠,大奎尋著一名農夫問:“大叔,這裏是什麼地方?俺是外地來的。”

農夫道:“這是青山坳,往北再走是黃坡嶺,皆是臨安地界。”

大奎一聽,滿心歡喜。連忙道謝,心想到了黃坡嶺去看望一下好心的劉老伯一家人。想到這大奎加快步伐向北走去,雖是行走也要比常人快上許多。那農夫回過頭疑惑道:“這人怎麼走的這麼快。”

大奎又走了將近二十裏,依著記憶找到了小嶺村。大奎進了村來到當年劉老漢的門前,門上卻掛著鎖。大奎四下打量,想找個人問問,剛巧一個十二三歲的牧童牽著黃牛從遠處走過來。大奎走過去問:“小孩,你知不知道這家姓劉的老伯伯一家去哪裏了。”

牧童上下打量一下大奎道:“你是外地的吧,這家的劉爺和劉奶奶在幾年前就病故了。”牧童說完牽著黃牛自顧離去。

大奎心中沉痛萬分,轉過身站在門前好久。心想:‘兩位好心人就是去世了,俺也應該到墳上祭拜。’想到這裏又尋了個村夫打聽兩位老人的埋骨之所,又問哪裏可以買到香燭紙錢。那村夫說村裏沒有,要買需到西邊五十裏外的‘黃嶺鎮’。

大奎答應一聲轉身就走,村夫喊道:“小兄弟,鎮上離這裏好遠的。”

大奎道:“多謝大哥了。”說罷大奎舉步向村外行去。

大奎出了村見四下無人,取道向西發足疾奔。到了鎮上尋個飯館吃飽了飯,找棺材鋪置辦了香燭紙錢及幾樣糕餅貢品。大奎一手提著扁擔,一手拎著香燭紙錢及貢品又飛奔回來,前後不過半個時辰不到。

剛巧那個村夫在村口與幾個同村人閑聊,大奎走上前到:“這位大哥,還要麻煩你帶俺到劉伯伯墳上祭拜。”這村夫頓時傻了,起先他不過想戲耍一下這個外地人。香燭紙錢村裏便有得賣,哪成想這外鄉人竟信以為真。

村夫不信的問:“你這是去黃嶺鎮買的?”

大奎點頭道:“是啊,俺還吃了頓飯才回來”

村夫哈哈笑道:“你休要誆我,黃嶺鎮離此五十餘裏,你如何能片刻即回。”

大奎想起無戒說過,財不露白,藝不示人的話來,可又不會撒謊。隻得道:“你休管俺如何來回,你不告訴俺,俺自去找別人。”

旁邊的人見了便勸道:“哎,六子。你便帶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