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秉燭夜談(2 / 2)

歲月如梭,世事蒼茫變幻無常。

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縱觀千古興旺之局,總逃不過曆史無情的車轍,輾碎一切不合時宜的反抗和障礙,終而殊途同歸,駛入注定的規律!

先帝剛剛登基時,帶領著他的臣民征戰四方,開疆辟土,使得四海之內皆臣服在他的鐵騎之下。安國撫民,百廢俱興,將天暄國推向了盛世繁榮的巔峰。

可是人到中年時,四海升平後,便開始貪圖美色,喜怒無常。後宮佳麗無數,日日笙歌盈盈。更是在外設置多座行宮,民間人人哀聲載道,敢怒不敢言。

在外人看來天暄依舊繁華,乃大洲第一國,頗有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氣勢。但是,實際上,看似繁華的外表下,先帝留下的是一個內憂外患,分崩離析的江山。

先帝駕崩後,在百姓中頗有口碑的大皇子珈珞亦墨登基。但是他弱冠登位,權臣左右,縱是力攬狂瀾,也無能為力。

經曆董傳之事後,眾人都見識到了新帝的鐵血手腕,今後,恐怕更加的步履維艱。

陸夜茴背對著珈珞玉澈,但是她知道身後一直落在她身上的眼光微微加重了些。

拂還山地處天暄、東都與西陵的邊境,一年前,西陵爆發了百年難遇的洪災,洪水過後,瘟疫盛行。大批的災民湧向東都和天暄,麵對天災,東都作壁上觀,災民們便齊齊求助於天暄。

那時,珈珞玉澈本是奉了皇上之命,去西陵賑災,安撫災民的,轉道回帝都時,才上的拂還山。

江山分崩離析,國家的興亡皆是百姓受苦受難,麵對災難,當真是命如浮萍、猶如蒼狗。先帝駕崩前,諸子奪嫡,死的死,發配的發配,封地的封地。諸侯們或醉生夢死,或野心勃勃,如今的天暄,已經是內憂外患。

二人陷在這樣千鈞之重的沉默中,這樣悲天憫人、悲愴無奈的認命,是對蒼天後土,以及王公貴族和先人們最莊嚴、最沉重的譴責。

珈珞玉澈杯中的清茶早已換成了濃醇的甜酒,陳釀的桃花酒香瀉了一地,燭光下,他的眼角微翹,魅惑的鳳眼,眸中蘊著一點桃花酒的醉意,不自覺地掩去白日的無邪,露出風流神韻來。

當年諸子奪嫡之爭,鬧得百姓人心惶惶,這,就是男人們的雄圖大誌嗎?

往事仿若一把利劍,生生地撕開心頭的傷疤,鮮血,又潺潺地流了出來,好在沒有血流成河。

她一直不明白,雪柏宮素來與世無爭,偏偏在那樣一個風浪尖頭出了事。無上師祖早就盛名在外,雖然避世已久,但是依舊是武林中人人敬仰的上師。

從師祖命喪於異族人手中,師哥一直隱瞞著師祖的死訊。她那時不明白,現在她知道了,若是傳到武林中,想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茴兒,我想給你一個安穩的天下,我盡心盡力的幫著皇上,並不是我有多大的野心。而是,我希望給你一個盛世太平的一生,安安穩穩的做我的妻。”這是他一年前經曆了雪柏宮之事,才決定下來的。

他的最後一句話,直直沉澱為人生的底色,在寧靜的夜風中,顯得格外清晰,格外沉重。朦朧了那種驚才絕豔的美貌帶給人的震撼,可是依舊絲絲地牽扯得人難以忘懷。美得讓人無法呼吸。

這真的是外界傳言的“禍水王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