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鹽幫 上(1 / 2)

自從知道那個王薄上了長白山落草為寇做了山大王,程咬金平靜的心湖也沸騰起來,像王薄那樣書生氣十足的人都上山造反稱霸一方去了,自己這大老爺們又怎麼好意思在家歇著!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卻也不是學別人去起兵造反,稱王稱霸,要知道從古至今,每次改朝換代,凡是早早就站出來表明心跡意在九五的家夥們十有八九都死的比別人快一些,自由苦苦奮鬥得來的地盤人馬乃至漂亮媳婦都通通便宜了別人。

雖然說現在起兵造反者號稱百萬之眾,然而笑到最後的能有幾人,如今這個兵荒馬亂的情況下,最適合混水摸魚,亂中取利。

想要混水摸魚亂中取利,莫過於發戰爭財。而今烽煙四起,各地官府疲於奔命,忙於鎮壓,自然就忽略了其他方麵的管理。

就如那販鹽,這有關鹽的一切行為,從製取到販賣一向都是有朝廷把持,不允許私人插手,一經發現,就地正法。雖然以前程咬金也曾偷偷販過幾回私鹽,可那都是小打小鬧,上不得台麵,而今世道如此混亂,若是不趁機好好撈他一票,豈不是很對不起那造成如今這般局麵的當今天子楊廣。

為了能夠大規模的販賣私鹽,從那護鄉團中,程咬金糾集了十幾個膽大心細的年輕後生,成立了一個幫派,自號鹽幫,便於集中大規模的販賣私鹽。

其實像他這般做法的大有人在,畢竟這年頭要錢不要命的狠人多的是。像他們租用的那個用來走貨的建議碼頭便是當地一個名為海沙幫的販鹽團夥所有。隻不過別人不像他這麼囂張而已。敢在幫派名稱中就帶有鹽字。若是太平年代程咬金就是再膽大妄為也不敢這般做,如此擺明車馬讓人一目了然,豈不是明著告訴官府,我販賣私鹽,來抓我吧!

隻是如今官府忙於撲滅叛亂,分身乏術,再說本來以程咬金的文化水平,像什麼四海堂,青竹幫,紅花會啊的各種好名字想了不少,奈何不是和江湖上的幫派重名,便是想出來的名字被底下這幫大老粗認為太過娘娘腔。

程咬金一想也是啊,這幫派名稱也用不著那麼講究內涵,反正出來在江湖上混的大部分都是些粗人,也不像那些胸有點墨的讀書人那樣滿嘴的‘之乎者也’,都是張嘴老子,閉嘴爺爺的,也就沒必要費那麼多的心思,還不如幹脆就叫鹽幫得了,讓人一看就明白,這夥人是販賣私鹽的。

經過幾次有驚無險的買賣以後,鹽幫迅速發展壯大。沒辦法,不幹不知道,一幹嚇一跳,這販賣私鹽利潤可真是豐厚啊!手裏有了點錢,自然就想要更多的錢啊!都是貪心惹的禍啊,捏著手中的一大把銀票,程咬金無奈的想。

於是乎,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裏,鹽幫的人馬迅速增加,到最後程咬金竟然將整個護鄉團裏的人都弄了進來,以至於別人不稱呼護鄉團了,改口叫程家丁。既然別人改了口,程咬金也就幹脆撕下了那層遮羞布,光明正大的讓這幫人在他新起的大宅裏看家護院。

人馬多了,自然就不能像以前那樣一盤散沙似地,不是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麼,為了方便管理,激勵幫派成員的上進心,按照江湖上幫派的組成結構,作為鹽幫的創始人兼幫主的程咬金對鹽幫進行了從新劃分,設立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分堂。

其中青龍分堂有程咬金兼任堂主,堂內人員主要由一些與他同出程氏一族,比較可靠的年輕人組成。這些人平日裏並不出去任務,而是呆在程咬金的那個新起的大宅裏由幾位聘請來的江湖好手負責教導武藝。

隻有在鹽幫遇到生死存亡的時刻或者程咬金想要陰人的時候才出現。程咬金深知,隨著鹽幫的迅速擴大,幫內成員成分複雜,隻有掌握這一支比較忠誠可靠的強大武力才能夠保證自己在這鹽幫幫主的位置上坐的穩當,同時這青龍分堂還是用來保證自己一旦有事還能東山再起的暗手。

白虎分堂負責私鹽販賣過程中的押運,保護。而這白虎分堂中的人也是鹽幫顯露在明處的武裝力量,他和青龍分堂一明一暗,構成了保護鹽幫的組成力量。如此這般劃分,隻是程咬金心裏一種下意識的自我保護行為。他一向陰人陰慣了,自然就不希望自個陰溝裏翻船。

再說這樣調整,若是有哪個不開眼的倒黴鬼想要吞並鹽幫,相信那隱在暗處的人馬肯定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這江湖上每時每刻都有新的幫派誕生,卻也每分每秒都有幫派或被吞並,或被搞垮,因此也由不得程咬金不謹慎,江湖可不是那麼好混的,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朱雀分堂這負責刺探秘密,打聽消息。兵法有雲‘知已知彼,百戰不貽’,不管是在江湖上闖蕩也好,還是在生意場上拚搏也罷,有了這朱雀堂提供的秘密消息,鹽幫便能明白走哪條道路比較安全,去哪個方向能夠多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