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新的危機(2 / 2)

“東翁有所不知,曾經黃知府也要求過我縣按照新製定收稅標準收稅,但劉大人深明大義,要求黃知府拿出朝廷下達的增稅文書,黃知府卻拿不出來,劉知縣便依舊堅持按照原來的稅收收稅,所以才釀成現在這種同府不同稅的局麵。”羅師爺道。

徐秋澗不由得再次被這劉知縣的氣魄所鎮,原來他早知道黃知府是在擅自增稅,所以一直在拂逆黃知府的命令。

“黃知府既然拿不出文書,那肯定就是自作主張了,劉知縣違背他的命令,肯定遭到了黃知府不少打壓吧?”

“誰說不是呢!黃知府貪贓枉法,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難道東翁還看不出來我縣為何這兩年冬天都有那麼多的難民入境?”羅師爺神神秘秘道。

羅師爺已經講話說的半透明了,徐秋澗怎麼會聽不出來!奇道:“難道先生是說黃道明在扇動這些難民進入我縣?”

羅師爺無奈的點了點頭。“黃知府為人陰狠,一直將劉知縣侍衛眼中釘,每年都扇動大量難民進入我縣,目的就是為了給劉知縣製造事端,逼劉知縣就範,幸運的是劉知縣並不上當,還鼓動縣民救濟難民,所以每年都未鬧出什麼事端!”

“可如今劉大人已經去世,為何今年還是有那麼多的難民入城?”

羅師爺苦笑了笑,抿嘴道:“東翁還不知道嗎?黃知府是出了名的小肚雞腸,隻要得罪過他的人,都會遭到他的報複。你上次將他家公子打得片體鱗傷,他豈會輕易放過你?”

徐秋澗一陣無語,想起黃秦雲上次被打得鼻青臉腫,那惡毒的樣兒,看來回去定然沒少在黃道明麵片編排自己。

“其實還有一件事,我還要向東翁你彙報一下,前不久黃知府又向本縣下達文書,說是以後的稅賦也一並按每人每年十兩銀子的收稅標準收稅!”羅師爺咬了咬牙的說道。

這一點徐秋澗心裏也早就預料到了,劉知縣從前不買他的帳,他也一時拿劉知縣沒辦法,但如今劉知縣一死,他自然是無所顧忌了,給渠江縣增加稅賦是遲早的事!

媽的個巴子,這黃道明一定以為他剛剛到任不久,是個軟柿子,任人拿捏,好欺負來著!看來得盡早查出黃道明背後的陰謀,否則這渠江縣年年難民都會不斷的。

“先生無需顧忌那麼多,我縣稅賦依舊案原來的標準收稅,至於這黃道明...明日我便前往順慶府一趟,我倒想會會他,看他這幾年到底幹了些什麼?”

羅師爺一愣,隨即欣喜起來,“東翁果然深明大義,我渠江百姓當真有福了!”

增稅對於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個十分敏感的詞,羅師爺是錢穀師爺,主管渠江縣賦稅,自然是賦稅越輕越容易收取些,徐秋澗讓他繼續按照原來的賦稅標準收稅,他自然是非常樂見的。

第二天,徐秋澗備好馬車,帶著譚子峰六人和羅師爺準備前往順慶府了。但剛坐在馬車,還沒走多遠,就聽到有人焦急的在馬車外叫喊道:“大人,出事了,你不能走!”

徐秋澗撩開車簾。卻見雷捕頭氣喘於於朝馬車跑來,徐秋澗很是奇怪,雷捕頭難得慌慌張張一回,笑了笑,道:“雷捕頭,看你急成這樣,是不是你家娘子又在追著你滿街跑了?”

雷捕頭也顧不得尷尬,彎著身子,大口大口的喘了幾口粗氣,才道:“不...不是的,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盧千戶剛才托人來轉告你,說城外五十裏有大量難民急匆匆朝我縣城方向趕來!”

“難民?”徐秋澗詫異。

看到徐秋澗驚疑,雷捕頭連忙又補道:“不是普通難民,他們還個個提著農具棍棒之類的東西,一副像要來興師問罪的樣子。盧千戶擔心出了什麼事?已經將縣裏的大小官吏請到了他的府上,讓你趕快過去主持大局呢!”雷捕頭神色惶恐。

徐秋澗深鎖眉頭,不由得想起曾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個個手裏提著斧頭鋤頭之類的農民起義軍的樣子,心裏不由得一沉,自己最擔心的事 還是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