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冰釋前嫌(1 / 3)

67。

1926年,平靜了一段時日的中國再次掀起波瀾,南方的國民革命形成了氣候,黃埔軍校的軍官走出了軍校,廣東的革命軍氣勢高漲,正磨兵厲馬準備向各地的督軍發動全麵的進攻,馮玉祥在西北也是登高一呼,決定對張作霖開戰。為了穩定中原的局勢,應吳佩孚的邀請,張作霖再次來到北京,開始與各路的督軍進行談判,商議聯合抵擋南方革命軍北上。趙念清因為對郭鬆齡作戰和蒙古戰場的出色表現,備受張作霖的關注,此次大帥進京,趙念清的第一師陪同大帥進京,趙念清與張作霖同城一列火車,負責保護張作霖的安全。

臨行前,趙念清回家看望了老母親,和安鳳住了些時日。隨即,趙念清回到奉天,和王晴兒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便起身進京,王晴兒心裏未免有些失落,王晴兒在趙念清臨行前還在站台處四處張望,期待著看到什麼。

火車上,趙念清和張作霖對麵相坐,二人之間的桌子上擺放著中國地圖,放著兩杯紅酒。

“念清,現在的局勢對我們很是不利,你有什麼看法。”

“大帥,南方這次可是動真格的啊,這不是一個省兩個省搶地盤的問題,而是要咱們的命啊。”

“其實..老子也是這麼想的,他媽了個八子的,就是不讓人消停。”

“南方現在能和廣東有一拚的隻有吳佩孚和孫傳芳,其他的,估計擋不住,他們做屏障,能為我們在北方調兵布防爭取一定的時間。”

“現在吳佩孚和孫傳芳向我們求援,請我們出兵,我一直在猶豫呢,到底出兵還是不出兵。”

“自小讀曆史書,我覺著吧,中國五千年曆史,聯軍幾乎是沒有取勝的例子。”

“啥意思啊,給老子說的明白點兒。”

“凡是亂世,群雄並起的時代,沒有一方諸侯不想統一天下,大帥想、吳佩孚想、孫傳芳想、馮玉祥也惦記著,一旦有了一方諸侯勢力做大,其餘的就會聯合起來共同對他作戰,就像戰國時候六國合縱討伐秦國,三國時候群雄聯軍進攻董卓,可是每個人都暗藏私心,不願意自己的兵馬受損失,結果就是作戰不力,造成了做大的一方更加強大,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

“你的意思是我們不管他倆。”

“奉軍出兵南下,他們必定會擠兌我們,到時候十幾萬弟兄就扔在江南了。”

“那你有什麼想法。”

“我覺著,吳佩孚和孫傳芳到時候會和革命軍死拚,因為涉及到他們的地盤了,兩場大仗下來,估計革命軍也會有不小的損失,到時候必定會停止北上,到時候南北對峙,我們還是占據優勢的,即便不能劃江而治,咱們還可以退守,守住咱們的一畝三分地。”

“真他娘的聰明,他媽了個巴子的,想到了老子想的,那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辦,你有啥好招兒。”

“進關以後,集結兵馬,揍馮玉祥這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這王八羔子,老子也恨他啊,他媽了個巴子的,揍就給老子往死裏揍。”

“大帥,我們曆次進關的大事,都壞在這個馮玉祥的手裏,這個人反複無常,唯恐天下不亂,一旦我們和南方開展,這小子在背後捅我們的刀子,我們就慘了,所以,我們在和南方開戰之前,滅掉馮玉祥,穩固我們的後方。”

“就按你說的辦,到北京以後,集結兵馬,立即發兵。”

“大帥,我還擔心一件事情。”

“日本人和俄國人。”

“尤其是日本人,日本可是惦記著咱們的東北三省啊,,不過現在他們還沒成氣候,大帥,不能養虎為患啊。”

“這個,老子也知道,但是現在不能和小日本翻臉,隻能對小日本進行控製,不能在把開礦,建廠和鐵路放給小日本了,穩固現在的局勢就可以了。”

“大帥,進關以後,我帶第三師,五天之內,削平馮玉祥。”

“有你,老子放心。”

火車快速的向關外推進,趙念清和張作霖在聊天中,不知不覺得就開到了錦州。

“大帥,火車到錦州了,安排第三師的弟兄上車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咱們先在車站休息一下,我去安排一下。”

“你的部隊,和你一樣,幹淨利索,待會兒老子要瞧瞧你的。”

朱忠義、孔奉先見火車停下,就來到了趙念清和張作霖坐的車廂。

“見過大帥,副師長,第三師的部隊集結完畢,正在按著預定的計劃有序的等車,估計二十分鍾左右人馬和輜重全部登車完畢。”孔奉先老練的向趙念清彙報。

“按計劃行事,注意派出警衛保護大帥的安全,火車站是一個比較願意出刺客的地方。”趙念清看了看四周的環境,囑咐了朱忠義和孔奉先。

“明白,特戰隊已經登車,現在拉出警戒,大帥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朱忠義信誓旦旦的對趙念清和張作霖說到。

“你還是副師長,而第三師的大事小情都得你來操心,現在局勢危急,李炳國去第三軍當副軍長吧,小六子那邊缺一個副軍長。小安子當幾天遼西鎮守使,你當師長,將來小安子這個鎮守使的位子就是你的。至於以後嘛,老子跟你許個願兒,你要是給老子打下一個省,老子給你一個督軍。”張作霖看過趙念清和他的第三師便下達了升遷的命令。

休息間歇,張作霖下車看了看趙念清的特戰連,幾百人的隊伍清一色的大個兒,寬肩膀,身材格外的敦實,穿著奉軍的軍裝,外邊套著黑色的皮坎肩,腦袋頂上是德製的鋼盔,腳底下穿的是牛皮靴子,靴子擦得是油光鋥亮,清一水的德國裝備,看得張作霖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