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老祖遺禍害、何進謀宦官(1 / 2)

漢末三國時期,就如同西漢末期那個諸侯爭霸的時代,要說儒、釋、道三家也在這些時代出現了不少令人仰望的神仙道人;尤其在東漢末年,流傳最廣泛的就數漢末三仙了。

其中,出於道家的有太平道人於吉,一本《太平經》鋪就道家的金剛大業。出於儒家的有迷之仙人左慈,一部《遁甲天書》更是隱身遁形,長生不老的煉丹之術就連千古帝王都為之神策。另外一位出於道家的便是南華仙人,也有道家大乘者說,南華仙人既是莊子。他的巨著《南華經》又稱為《太平要術》。

說起這《太平要術》在王越的意識中可並非什麼善書,眾所周知,黃巾軍的賊首張角就學了《太平要術》,更是建立了太平道,自稱是張天師;本意是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化病人叩頭思過;卻在人們的宣揚聲中逐漸迷失了自己的心智,最終成了禍亂天下的罪魁禍首。也不知他是違背了道家的普世之觀還是助漲了自身的貪婪本性,總之,在漢末三仙中,南華仙人是最不受王越待見的。

想歸想,王越隻是猜測,眼前的這位老者的身份,還並不能呼之欲出呢。不過王越還是忍不住問了一下:“前輩博古通今,見解獨特,實則令晚輩好生仰慕。贖晚生冒昧,不知前輩是何名諱呢?”王越憨厚的問著,起身恭敬的作揖,言語措辭甚為懇切,表情也實為認真。

本以為如此智慧絕倫的老者一定要像隱士高人那般,擺出一副拒不告人的冷漠態度來;或是像儒家那般雍容爾雅,抑或是像道家那般故弄玄虛;總而言之,古人好作,尤其還是有點真才實學的人,王越並不認為,自己這麼一問就能完全解決了心中的疑惑。

誰料老者隻是撫須一笑,道:“說來慚愧,實乃垂垂老朽是爾。”語氣輕喚間,老者虛席盤坐,衣襟赫赫發抖,膨脹出一股甘醇的氣息,王越隻覺眼前霧氣繚繞,揮手作勢排散。盞息之間,霧氣自己蒸發,淩空盤坐的老者卻是變成了另外一副摸樣。

老者原先身形發胖、體態臃腫、衣著襤褸、步履蹣跚、雖然不屬於吊兒郎當的流浪漢一類,也不像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一族;而如今,老者一身青衣如同在溶洞之內綻放的青色蓮花,寬大而合體的衣袖擴散,攜帶著一絲獨特的氣息,原先那滿臉的絡腮胡子,此刻齊整化一,潔白如雪;那原本凸起的肚腩,此刻虯龍盤結、線條清晰;尤為引人矚目的那幅麵孔,碧眼童顏,讓人觀之,會感覺到神情瞬間升華。老者瞳孔如電,看似毫無波瀾,卻像一片無邊的大海,裏麵掀起哪怕一層微小的波瀾都會擴散到很遠的地方。須臾間,王越耳膜一震,後方那堵火山岩石壁上傳出霹靂般的響聲。

一團綠色的光從石壁中竄出,迅猛無比的回到了老者手中,壓迫性的氣場恍惚讓整座洞穴都晃了一晃,隨後光團就在老者手中根深蒂固。

王越在詫異中,赫然發現,那團綠光並不是神乎其神的光團,而是一根生在岩石當中的綠色樹藤,這根樹藤仿佛經過精心打磨,雖然外表還是很粗糙,但形狀如同一杆法杖,通俗點說,是一條藍皮藤杖。

碧眼童顏、藍色藤杖、仙風道骨的老者……

“前……前輩是道家正統?南華老祖還是太平道人?”王越吞下口水,此時此刻除了詢問,其他的一切都會顯得很蒼白。

“哈哈,老朽乃南華是也!道友不是說過?老朽最不受你待見了嗎?”老者突然板著臉,眼中也看不出是喜是怒。

“這……”王越下意識的後仰,捂住嘴巴,暗暗道:不是吧?自己之前隻是暗暗嘀咕了幾句,聲音低到隻有他的本能能聽到,這老家夥的聽覺這麼敏銳?不過轉念一想,老者當真是南華老祖的話,王越那麼低級的低估自然就不顯得高明了。

“嗬嗬、嘿嘿、哈哈。老祖無量,晚生剛才隻是發了發牢騷,萬萬沒有詆毀之意。”王越循著地麵上凸起的一塊岩石坐下,搖頭說道:“不過,眼下黃巾軍四起,老祖那高徒可是實在令人擔憂啊。

南華老祖閉目不語,怪異的笑著,嗬嗬點頭。

王越吐了吐舌頭,好奇的湊到老祖麵前,問道:“祖爺爺,您多大歲數了?”

老祖哈哈大笑,道:“要老朽說,已活彭祖之齡,可過分否?”

“啊?”王越啞然失聲,歪著頭想了想,故作童真狀,好笑道:“晚輩可是讀書人,書上常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