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本就是一個考古者,自然也對王莽頗有研究,後人都說王莽也是個穿越者,因為從他的思想跟改革程度來看,幾乎超前了兩千年,恰似新中國七八十年代計劃經濟時代的翻版。
“所以呢?”王越壓低了嗓音,好奇的問道。
老者睜開古井無波的雙眼,笑容滿麵的看著王越,一字一句道:“王莽,他是一位神仙轉世。”
“穿越?”
“不,在神仙道中,時間是沒有前後的。有序的隻是空間。”
王越聽之咂然,這樣的理論即便是千年後,也隻是存在於高端科學家的思想當中的,眼下不得不對這位老者產生了好奇,王越翹起了腦袋,雙手托著腮幫子,這個思想已經超前近兩千年的年輕人在這位老者麵前,儼然擺出了一副涉世未深的小學生的做派。
老者手指拿捏,做凝神吟咒之狀,接下來講述的事情幾乎超出了王越理解的範圍。
“自古從盤古開天辟地,萬物便有了靈氣。有些賢者畢生修煉,得了長生之術。也有些潛心教化,成了開國功勳。人類文明初次出現,恰是萬物種類物競天擇的時候,因而真正的文明,也就被封存在了諸子百家的臆想當中。
到了西周時期,薑太公垂釣,願者上鉤。周文王慧眼如炬,禮賢貴人,在請老太公的途中,親自為其駕馬八百零八步,也便保了大周八百零八年。而這一曆史性的轉折,始於武王伐紂,那是一場改變天地規則、人類教條的戰爭,也從那時候起,諸子百家、上古諸神才有了封神這麼一說。
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是那些聖賢修得大道的心地見解,然所謂的神明,隻不過是凡人眼中的教條,諸神想要得到人類的推崇,就得借助於天地王者來封神、封禪。
(這就不是迷信了,王越知道,曆個朝代中,君王都曾封過禪,其中以唐朝時候最為鼎盛,太宗封禪,也是由此得來。更有甚者,幾乎每個朝廷都設有天堂類似的一些司禮之地,祈求上蒼照顧,讓新的一年風調雨順……)
何為無功、無名?乘天地之氣,禦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方為無用功。也是真正的無為。到了那個地步,無功之功,便是大功,如同太陽一樣,永遠給天下光明,而不需要任何的感謝。所謂神人,可乘天氣,禦飛龍,這等扶搖而上,你可羨慕否?嗬嗬,凡夫俗子雖不懂其中大道,卻也是仰慕至極。天道使然,對每個人都公平公正,這便是無定!因此,為了無定之功,人間地上每隔八百年,便會有新一輪的封神大殿,是為封神榜。大殿上由人王封神,何為人王?既是一個統領八百年王朝的君王、或其嫡係。
隻可惜,在曆史的塵埃中,除了西周再無一個八百年的王朝出現;那時節,大漢二百年就已經到了窮途陌路,天上十方諸神、五大神帝為了保存這一果實不落入異姓王手中,便讓白帝共工轉世下凡,以渡大漢即將倒塌的乾坤。
那個時候,西漢即將覆滅,天下異姓王多的數不勝數,可那裏麵都沒有真正的賢者,即便是有,他們所立的新生勢力也隻是曇花一現。王莽,以白帝之身教化世人,弘揚大同思想,最終建立了西漢到東漢過度的新朝,為大漢保存了續命的果實。
可是,白帝也非完人。在神話中,白帝共工跟赤帝祝融就是死敵。而到了漢高祖時期,白帝就跟赤帝的化身劉邦結下了梁子,那就是高祖斬白蛇。當時劉邦為了建立大漢,斬殺白帝的化身白蛇,將其攔腰一斬,一分為二。
到如今白帝王莽掌權,他為了推翻漢朝,為了使他的新朝創世八百年,也忘記了循序漸進的道理,將超前的改革強壓在百姓身上,以至於跟時代脫節,觸犯大地主利益,上令下不達,這才促成了一個短命王朝的失敗。
而後,便是赤帝化身劉秀,接管了大漢,風調雨順又是二百年。天道如此,任神仙也不會想到,因為高祖斬白帝,從而大漢一分為二,恰如那攔腰一斬,西漢二百年、東漢二百年,你且說?此為命運乎?”
一連竄的神乎其神,一連竄的震驚。王越聽得不但感覺不到好笑,反而更加專注起來。不由得問道:“前輩,那些神明當真能活幾千年?”
“嗬嗬,夢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然此僅為俗諦,是小年。
上古有大椿者,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為大年也。
而道家三清始祖道德天尊,是以大乘者;從天地初開,他就一直存在於每一個時代,也就是說,每個時代都有他的化身,每個時代都變一個名字。我們如今說的老子,是他在周朝時期的名字。你可知,真正的他活了幾萬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