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於正:打怪升級,炮製雷劇(1 / 2)

於正以非常明確的產品形態來推廣內容,並將電視劇和遊戲捆綁在一起,通過IP來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本刊記者 薑中介

金牌電視劇製作人於正坦承,自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網友的評論”。

毫無意外,於正版電視劇《神雕俠侶》開播後,再次出現吐槽與收視率齊飛的局麵。“我隻是更願意去接受一些新鮮事物,並喜歡去嚐試。”於正對《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下稱《21CBR》)記者說。

盡管飽受網友爭議,但於正的作品因為具備互聯網特質而成為不少互聯網公司欣賞的合作夥伴。完美世界、360等業界知名公司都在於正的“跨界”名單之中,在與這些互聯網公司交流的過程中,於正也逐步完善自身的商業模式,開始了以內容為導向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建設,並試圖打破傳統電視劇的生態圈。

“影視作品多為一次性消費,通過跨界可以形成二次消費甚至多次消費。”於正有自己的想法。

碎片化實驗

移動互聯網對影視作品的創作提出了全新挑戰,傳統生產方式下誕生的“重度作品”難以適應當下碎片化的節奏。於是,於正嚐試碎片化處理電視劇,意圖將互聯網化的模式引入其中。

在電視劇《宮》、《美人心計》等作品進行小範圍實驗後,於正在《陸貞傳奇》中大膽應用這種模式,在劇情中貫穿電子遊戲中的闖關升級模式,讓觀眾跟著主角的愛恨情仇“打怪升級”。因此,在沒有大牌明星撐場的局麵下,《陸貞傳奇》以平均收視率2.12的成績穩坐榜首,成為湖南衛視2013年上半年的收視冠軍。

於正透露,原本《陸貞傳奇》的劇本是按照傳統電視劇一環扣一環的套路進行,但這並不符合人們日益碎片化的生活模式。如果從中間選取劇集來觀看,觀眾無法理解劇情的前後邏輯,這將導致無法迅速代入。而在互聯網時代,要求電視劇能夠像網絡遊戲一樣迅速抓住用戶。

因此,於正將劇本進行切割處理,解除一環扣一環的套路,變成每三到四集就組成一個小關卡的模式,即便觀眾從中任意選取幾集來觀看,也不會影響收視的連貫性,更不必大費周折去聯想前後劇情,從而達到“輕鬆看劇”的目的。

“就算你之前不了解我的作品,哪怕之前沒怎麼看過,你都能很容易被帶入劇情當中,這很符合當下觀眾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於正如是解釋。

“老一套的編劇模式很難滿足市場需求,互聯網等新興力量的出現將顛覆目前的影視格局,大家應該善於運用這些新鮮事物。”於正坦言。

所以,在最近熱播的新版《神雕俠侶》中,觀眾看到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楊過與小龍女,楊過的俠骨柔腸、一往情深,小龍女的冰清玉潔、不食煙火被於正辣手顛覆。這部被於正重新定義的《神雕俠侶》在一片“吐槽”中迎來收視率的火爆,該劇第二回《投師終南》以0.68/5.96的成績繼續蟬聯全國網收視第一,自開播以來已奪三連冠。從網絡數據來看,新版《神雕俠侶》首播的網絡點播量便突破3億,占據所有在播電視劇網絡點播量的榜首。

湖南衛視常務副總監、新聞發言人李浩形容:“我們判斷,用現代人的價值觀、愛情觀修調後的新版《神雕俠侶》,將會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感。影視公司、廣告客戶等也在逐漸接受新的角色和觀念。”

戳痛觀眾內心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不光是碎片化,還有因社交媒體興起所導致的互動化,這些改變也打破了傳統電視劇的生產製作、後期營銷等老“規矩”。

以往影視公司單純賣劇,播出平台通過有策略的編排,讓作品比品質、拚收視率的做法,使得後期營銷的施展空間不大。作品前期的表現直接決定著整部作品的命運,播出平台的運營風險陡增。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播出平台可以通過“互動化”和“活動化”的策略,主動攪動粉絲、觀眾和網友來降低風險。

“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分散,觀眾群體越來越細分,要怎樣才能聚攏更多的觀眾,粉絲的力量、話題的力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李浩向記者說。

這讓擅長挖掘用戶需求的於正得到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在拍《陸貞傳奇》的時候,他已經吸取之前網友的罵聲和建議,“《陸貞傳奇》就是一部計算很密集的劇,全部都是經過反複計算和深度挖掘的。”於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