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八百屠城(1 / 2)

近日來,一首《臨江仙》最先從秦淮河上頗有名的棲鳳樓中讓客人熟知,漸漸地,幾乎逛秦淮的客人,都從不同青|樓楚館,聽到唱這首詞。那些青|樓中的倌人,一改往日婉約淒涼的調調,多數為客人表演這首新出來的詞曲,僅僅幾天功夫,這首臨江仙徹底火遍了金陵,無人不知。

這個年代,輿論風向,很容易讓某件事火起來。再加上臨江仙一詞,的確有大家風範,猜測此起彼伏,都以為此詞為某一位名家所作,然後刨根問底進行挖掘,終於得到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此詞,最先由一代名妓皆琴曲大家李蘭君傳唱。

天下誰人不識李蘭君啊,名重京師的名妓加才女,雖出生風塵中,但絕非隨波逐流買賣色相的女人,而是如蘭花一樣清高不染塵汙。就連大才子柳永,都甘願拜倒在石榴裙下,一年前為她寫出一首蝶戀花,讓天下的女人由此嫉妒,而李蘭君的名字也從此傳遍四海。

據說,李蘭君此翻從京師來金陵,身邊還跟著大才子柳永,於是,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這首詞,肯定是大才子柳永所作。

秦淮河上的輿論風向,並沒有影響到金陵城中的普通人,隻是李蘭君和才子柳永兩人雙雙來到金陵,最激動的,當屬金陵城中那一群自認博學多才名流仕子。

他們都有一親李蘭君芳澤的色|心,又有和大才子柳永一拚高下的決心。摩拳擦掌,證明自己學富五車,又能在美人眼前表現的機會到了,怎麼可能錯過?

當然,這一切,似乎和陳厚顏沒多大關係。

他現在依舊是早晨跑步劈刀打沙袋鍛煉,完事兒了就去學堂聽夫子授課,閑暇時間,沒事兒的他,就去秦淮河邊,找秦之問下棋。

和秦之問熟絡了,兩人便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偶爾閑聊家常,偶爾說說某些風俗奇談,總之天南地北各有涉獵,陳厚顏的談吐,讓秦之問頗為驚訝,看不出陳厚顏如此年輕,去過的地方,居然比他還多。當然,在此期間,也通過秦之問的搭線,以棋會友認識了另外三個老頭。

這些老頭,大多都是致仕回家的官員,也有金陵當地名門望族的長者,他們把家務都交給了後代打理,自然就閑了,下棋認識自成了一個圈子。

幾天接觸時間,都知曉他們的身份不一般,至少在金陵跺跺腳,秦淮河都要安靜一陣子,不過,待人也是好的,但大多都有為老不尊的惡習,閑談中,不是幫你相中那家閨女,就是給你介紹隔壁寡|婦,反正就是磕叨,也有戲弄陳厚顏這個小棋友的意思,不過陳厚顏臉皮頗厚,常常一句話,就把這群老怪駁得啞口無言,喟歎後生可畏。一來二去,因為下棋的確劍走偏鋒,陳厚顏也在這些年齡比他大幾圈的老怪麵前,博得一個“八百”的稱號。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此稱號,根據陳厚顏下棋風格,慢慢就叫順口了。後來,那些老頭為了彰顯學識驚人,又在八百之上,加了兩個字,最後終於有了陳厚顏以後名滿天下的威名,八百屠城。

應該是有典故的,那些老頭也說了,陳厚顏以後肯定是個儒將,取此名號,來自南朝陳慶之典故。都是棋友,陳厚顏也隨他們叫吧,況且這稱謂聽著也威風。

“八百,你說,你這後輩,怎麼就不知道尊重下老年人?都下了兩局了,老夫也不曾贏過,看來今天注定如秦老所說,要請大家去城裏醉仙樓擺一桌嘍。”

說話的老頭是金陵蘇家的老太爺,蘇家是商賈之家,雖說這年代商人的地位低下,但這老頭一家並沒有為富不仁,蘇家商行在金陵的口碑也不錯,每次哪裏遭了難,能捐出大筆銀子的商人,蘇家肯定排在第一。下棋的小圈子裏,有官有商,陳厚顏常笑官商勾結,自然免不了他們一頓白眼。

老太爺叫蘇致遠,膝下三子五女,兒孫滿堂,這老頭常充當媒人,給陳厚顏介紹某某富家千金,其實他自己家裏,就有一個待嫁閣中的小女兒,是蘇太爺四十五歲才生的,據說是個標致的美人兒,叫蘇小妹,還說是個才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