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是人口因素。城鎮人口的統計主要是根據鎮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與周邊區域的連接狀況而定,因此,城鎮轄區總人口的多少對計算城鎮化水平有一定影響。城鎮周邊區域向中心區域,農村向城鎮,不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的人口流動和遷移必然能提高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3.加快城鎮化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第一,大力統籌城鄉發展。目前,鞏義市已進入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時期,按照城鄉統籌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納入新型城鎮化範疇,要結合新農村建設規劃,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體係向農村延伸,改變鎮區周圍農村城鄉屬性,擴大城鎮範圍,加快新型城鎮化帶動城鄉協調發展,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促進城鎮化進程。
第二,切實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一是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良好的人居環境是促進城鎮經濟發展、提高綜合承載能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和條件。在基礎設施方麵特別要完善交通、水電、通訊、住宅及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二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城鎮發展必須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按照“產業向園區集聚、人口向城鎮集中”的思路,合理、集約利用土地、水等資源,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改善城鎮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品位,建設宜居城市。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城鎮化進程中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努力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的城鎮發展格局。三是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要更新城市管理觀念,從重建設輕管理轉變到建設和管理並重。要充分運用科技手段管理城市,創新城市管理方式,加速城市管理信息化,大力發展電子政務、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在城市工作中的廣泛應用。
第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升城市的聚集和規模效應。要根據工業化所處的階段和未來發展的趨勢,在產業的優化調整中,大力提升第三產業比重,集中投資和重點支持現代服務業,依靠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的加工工業和生活服務業,提高城市的整體經濟效益;發展多元化的產業結構體係,從而提高城市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增強城市的中心作用和吸引力。大力發展個體和私營經濟,拓寬就業渠道,帶動勞動力向三產轉移,以有效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擴大城鄉就業渠道。
4.鞏義市城鎮化發展情況展望
城鎮化水平將穩步提高。從近30年的發展情況來看,鞏義市的城鎮化水平呈現不斷提高態勢。首先,城鎮人口規模不斷增加。隨著城鎮非農產業的迅猛發展、城市產業的不斷升級、城中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使大量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城鎮人口數量呈現不斷上升態勢。其次,城鎮人口比重不斷提高。城鎮規模的擴大、產業的升級等都會吸引大量農村人口,使城鎮人口比重不斷提高。因此,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隨著我市經濟的穩步發展,城鎮對人口的集聚效應將日益顯現,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也會隨之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還將持續穩步上升。
城鄉差別趨於縮小。隨著統籌城鄉戰略的逐步實施,城鄉關係將得到積極改善,特別是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資源共享、醫療體製改善、社會保障體製不斷完善的推動下,城鄉差異將逐步縮小。
政策支撐力度穩步增強,目標更加明確。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城鄉關係逐步融合,城鎮建設成效顯著、城鄉差別逐步縮小,將使鞏義長期的城鄉隔離的二元結構有所改變,特別是諸如戶籍製度、金融體製、教育體製等將發生根本性改革,一些影響城鎮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和障礙將逐步被消除。在不同時期,特別是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城鎮化發展思路與戰略,表明國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目標更加明確,使促進城鎮化發展的政策支撐體係逐步得到完善。加之,省直管縣今年全麵直管,在《河南省全麵深化改革第一批重點改革事項》中,明確提出推進鞏義城鄉一體化試點建設,鞏義市不僅肩負著加快建設50萬人口規模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曆史使命,還擁有省直管縣“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這些政策的完善與實施,必將推動鞏義市城鎮化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