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戰和

每日早朝之後,謝泓都是帶著一肚子的火氣回後宮,原本想與北朝議和,但是這件事情不知道是在誰那裏走漏了風聲,一時之間群情激昂,那一群儒臣和老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讚同南雍和親北翟,哪怕隻是嫁過去一個親貴之女。

自恃天朝上國,但是不能料到竟然被他們視為蠻夷的北翟欺負到了頭上,那些人除了朝堂之上各抒己見,為一件小事爭論不休,往往到了最後也沒有爭論出個所以然,但是一問到誰可以領兵出征的時候,每一個人倒成了啞巴。

地動、幹旱、洪澇和蝗災,哪一項都需要錢糧,而如今江南已經全部失去,秦覆雍的大胤就好像是一把橫插進來的刀子,讓長安和雲嶺南疆無法首尾相顧,崇陽已經有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消息傳進來。

而已經淪陷的江南就不用說了,百姓們不奮起反抗也就罷了,竟然還有一些小的縣城夥同外麵的大胤軍,主動開城門投降,以此避免城中的百姓慘遭屠戮。

北境防線上也是不容人忽視,北翟那邊施地,但凡是落戶北翟的漢人無論貴賤一律按照家中的人口,分發土地,這一點讓無數的漢人北遷,盡管葉秉承已經加強了戒備甚至在戒網上綁了倒刺,但是依舊阻止不了每日偷偷北逃的百姓,而且人數越來越多,都是三五百人聚成一團一起撲網,場麵越發的難以控製。

北境防線之外那些城池朝廷的意思是全部放棄,所以無論越麓和鬆山送出多少封求救信,朝廷也不會派一兵一卒來救援,這個消息一出,越麓的百姓稍微有些手段的都已經北逃了,而剩下來的都是些鰥寡孤獨和老弱病殘,已經尚有氣節的忠義之士。

相比之下鬆山的情況更糟了,若是之前城中還有糧食,但是也禁不住北翟日複一日的圍城,所以城中的權貴紛紛相勸城主上官浦,和塔山的情況不同,鬆山自古就是上官家的產業,即便是上官家認了南雍的朝廷為主,但是這鬆山還是上官家說了算的,所以現在守衛鬆山的不到五萬的軍隊,有一半的朝廷的駐軍,另外的兩萬人是上官家的府兵。

若是南北沒有起戰事,上官家現在應該還是在盆滿缽滿的做生意,如今兵圍鬆山,全城的百姓都在等著上官家的家主上官浦拿主意。

“城主免戰牌算上今天已經慢三天了,北帝已經給足了麵子,如果……恐怕明日就要攻城了!”上官浦的弟弟上官洐激勵的勸說他。

但是上官浦素來優柔寡斷,他是一個做生意的好手,但在這種生死存亡的大事上他確實沒有魄力,已經是焦頭爛額:“你說的我都知道,剛剛探子來報說是紅衣大炮已經推出來了,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可是這是要背千古罵名的,我擔不起!”說著上官浦沮喪的抱著頭。

獻城確實要背罵名,那些小縣城也許說不上什麼,但是這裏是鬆山,邊境重鎮,若是不戰而降輕輕鬆鬆的就將城獻給了北翟,不知道以後史書工筆上會留下什麼樣的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