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熊儲和苗三冠緊急謀劃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把江北的張承宗、郝搖旗所部安全撤到江南。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被動局麵,問題出在馬士英身上。
蘄州,是勒克德渾進攻武昌的重要橋頭堡,所以才在這裏部署了金礪漢軍鑲紅旗四萬人。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在蘄州城部署了強大的火炮。
郝搖旗用來進攻蘄州城的部隊隻有九千人,而且其中還有六千騎兵。麵對堅固的城郭和猛烈的炮火,郝搖旗根本無計可施。
雖然水師總督薑騰蛟親自率領六艘平底福船前來增援,但是戰船上麵的火炮隻能攻打西城牆,郝搖旗根本無法攻入城內。
張承宗率領一萬六千多人,在木劃子和木排的掩護下,沿著蘄水撤退到蘄州城北門附近,原本是準備參與攻城作戰。
但是一路尾隨下來的佟圖賴和劉之源所部不是吃幹飯的,尤其是被赤格率領射聲營摧毀了矮子山傷兵營之後,佟圖賴和劉之源反而甩掉了一個大包袱,開始利用絕對的人數優勢,對張承宗所部施展強大的壓力。
張承宗還沒有想好如何應對自己被前後夾擊的局麵,東線戰場出現了顛覆性的巨大變故,造成這個變故的主角,正是閣老馬士英。
馬士英,貴州貴陽人,萬曆己未進士,原是中都鳳陽總督。
崇禎皇帝自刎殉國之後,馬士英因為“擁兵迎福王朱由崧於江上”有從龍之功,升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成為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首輔,人稱“馬閣老”。
南京城破,弘光帝朱由崧被俘,馬士英保護太後殺了出來,一路且戰且退到了太湖。
馬士英是弘光帝朱由崧手下極少數位高權重,而且誓死抗清的元老人物。除了東林黨徒肆意汙蔑之外,有識之士都非常推崇“馬閣老”。
因為自己的身份敏感,而且對於權力鬥爭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所以馬士英對於熊儲的“大明國”也有自己的獨到的看法。
郝搖旗留下六千步軍鎮守黃梅內縣城,主要目的隻有一個:接應馬士英所部南渡長江進入九江大營。
馬士英原本就是中都鳳陽總督,加上現在占據太湖已經半年之久,對於周邊的環境當然很熟悉。
此前葉承恩叛逃,隨即發生了太湖城被攻破,敵人的前軍都統漢岱被殺,汪公嶺大血戰的短促戰鬥,自己的主要敵人張存任所部損失兵力兩萬人以上。
僅僅四天以後,太湖西北角的蛤蟆崗、矮子山一線爆發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敵我雙方損失兵力三萬餘人。
與此同時,蘄州城被包圍,目前還在劇戰之中。
所有這些戰鬥都是圍繞太湖展開的,而且已經出現了一個非常好的局麵:從黃梅縣南渡長江的通道已經被打開。
可是,因為有很多獨到見解,讓馬士英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決定:“放棄南下,掉頭東進。一口吃掉張存任殘部,然後趁勢拿下中都鳳陽城。”
“諸位大人想必知道,無論是什麼鎖喉劍八郎、熊儲,還是現在的大明國,其實就是一個人:建文帝餘孽朱勝鑫在搗鬼。”
“我們先不談這個所謂的朱勝鑫究竟何許人也,究竟是否建文帝嫡係血脈。僅僅是我和諸位大人的特殊身份,那個朱勝鑫會如何對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