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死者,必不能活。
改成俗話就是:隻要不做死,你就不會死。既然自己做死,你就肯定會死。
熊儲來到鎮南城三天以後,接到了張毓秀傳來的消息。
安國雄遭到赤格射聲營的一次伏擊,很快就退回去了。
現在的局勢對於安國雄而言,本來就是風聲鶴唳。
牆倒眾人推的道理安國雄當然懂,他現在看任何人都是敵人。
因為他懷疑鳳鸞設陷阱誘使自己上當,碰到赤格的射聲營更是讓他疑雲大起,當然不敢弄險。
安國雄退回去了,熊儲並不在意,但是另外一件事情還是讓他歎息不已。
整個武定縣境內的大小頭人全部被殺,十幾萬奴隸都聚到了祿勸城外麵。
自己尋求的救兵沒有來,城池被農奴攻破已經被有懸念。
至少鳳鸞認為已經大事去矣,一切都沒有挽救的可能。
舉火自焚,這是鳳鸞在人世間所做的最後一件事。
也不知道鳳鸞集中了多少猛火油,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祿勸城化為灰燼才熄滅。
羅鶩鳳氏家族,在南蠻地區屹立四百餘年,最後沒有剩下一個人。
這一場大火究竟燒死了多少人,張毓秀的呈辭裏麵語焉不詳,估計也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熊儲之所以歎氣,並不是為了鳳鸞,而是因為鳳素芹。
鳳素芹其實並沒有害多少人,雖然她今後可能會害人,但目前並沒有害人,所以罪不至死。
罪不至死的人突然死了,而且采取一種極為悲壯的方式死了,熊儲隻能一聲歎息。
也隻能歎息而已,熊儲不可能有精力去想這件事。
熊儲沒有精力想別的事情,主要是現在等他決策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首先,元謀縣、武定縣已經徹底摧毀了大小頭人的統治,那麼剩下的幾個縣應該采取什麼手段呢?
其次,今後的鎮南省對外應該采取什麼態度?畢竟鎮南府、楚雄府掐住了南北、東西兩條通道,外麵的老百姓要做生意、互通有無怎麼辦?
第三,朝廷安排的官員全部都被趕走了,現在沒人當官,就沒有人管理百姓,更沒有人管理稅收、政務,下麵都要亂套了。別看貪官汙吏讓人痛恨,真沒有人當官還是很糟糕的。
第四,祿豐縣的嵐兒、楚雄府的嚴二娘分別挑選了一批精兵,應急擴編了城防部隊,再加上元謀縣還有三萬多人沒有整編,現在應該如何處理成了燃眉之急。
第五,現在整個鎮南省都是自己的了,今後的大政方針是什麼?沒有了頭人欺壓,那那些奴隸的教化工作非常大。要想教會一個人重新站起來,其實並不容易。
三天來,熊儲、萬練、張毓秀三個人就一直在一起研究令人頭痛的問題。
“對外關係問題,我還是那句話。”熊儲不過是把握大的原則,說一說的大而化之:“保證我們相對獨立性的前提下,是代天巡狩,替朝廷辦事,所以我們並沒有造反,最多也隻能叫割據一方。”
“居於這種考慮,所以昆明人要到大理,大理人要到昆明方向,當然要放行。不過,楚雄府、鎮南府都設立關卡,過往人員必須接受檢查,免得有人搗鬼。”
“北方的商人要到南麵做生意,當然要放行。南方的人要到北方走親戚,也應該放行。但是對於商賈之人要收稅,具體的稅收標準參照原來的規例執行,沒有必要標新立異,甚至還可以稍微降低一些。”
“我們掌握了黑井鎮,也就是控製了這裏的食鹽,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所以對外通商要抓緊。這是你們兩位大才的事情,具體怎麼弄我不管。”
“另外幾個縣必須取締奴隸製,但是我不想搞得驚天動地,讓老百姓提心吊膽。所以你們兩位大才要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急缺人才。民政方麵的、律法方麵的、軍隊將領方麵的等等,這需要立即解決,萬一不行就張榜招賢。”
張毓秀搖搖頭:“主公,如果僅僅是為了應急,當然可以采用張榜招賢。如果為了長治久安,形成一種嶄新的風氣,那就不能這麼做。”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總是臨時性的東西,對老百姓沒有吸引力,更沒有約束力。所以卑職認為,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要創辦我們自己的鄉學,培養我們需要的人。”
熊儲笑道:“辦學好啊,我喜歡。辦學、修路、架橋,這是造福萬代的大好事,完全應該全力去辦,根本不用向我通報。”
張毓秀點點頭:“為了推行我們辦學的宗旨,所以有必要按照我們自己的要求,進行一次開科取士的嚐試。既可以招一批有用的人才,又可以宣傳我們的施政綱領,讓老百姓有盼頭,是一箭三雕的事情。”
“開科取士?那是你們這些讀書人的特長,我就讀過一本千字文,是外行。”熊儲扭頭看著萬練:“軍師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