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放學了,聽說在一年級教室挖寶貝,老師和學生都圍了過來。那隻盛滿寶貝的筐子就放在地上,大家都圍在四周。都想看看裏邊放的到底都是啥寶物。大家都在議論著,指點著。
“打開看看,都是啥寶物?”
不知是那個來了一嗓子,接著來的就是無數人的附和。
姓周的幹部看這麼多人都站在那,兩眼都死死地盯著那隻筐子,有點害怕,就高聲喊:
“不能看!這些東西都要保密,必須送到農會裏經工作組的檢查。快抬走,都讓開!”
隨後就讓兩個民兵抬著那隻筐,在人群中穿行過去。學生們也都跟在後邊,一起走出校門回家。
第二天早晨來到教窒,看到張老師領著幾個早到的學生正在收拾教室裏的課桌和條凳。我看到教室的西頭有好大的一堆土,來到土堆前看到旁邊有一個很深的坑。原來這個土堆就是昨天農會的人從這個坑裏挖出的土堆成的。有幾個同學正在這土坑裏爬上跳下的玩耍。我也立馬脫了鞋,上了土堆跳下土坑。坑不太深,再者由於學生的爬上跳下的踏踩,使得上邊的土流到了坑裏,使得土坑更淺了。我們幾個學生就這麼在土坑裏玩耍,突然感到有一個什麼東西刺疼了我的腳趾。急叫了一聲,隨即爬出坑來:
“那裏有個硬東西,刺破了我的腳趾。你扒開土看是個什麼東西?”
我坐在土堆上,一隻手握著受傷的腳趾,另一隻手指著土坑的靠南邊的位置。幾個同學立即停止了吵鬧,按我指的位置小心用手挖土。時間不大就挖出了一個瓷罐子,無形中眾人就叫起來:
“挖出了一個罐子!”
聽到喊叫,張老師和其他同學也都趕過來。有同學把這個罐子拿到門口亮處,到這時同學們才看清它的真麵目。這是一個白底帶蘭花的瓷壇子,大小如一個籃球,上邊有一個圓形的小口。口沿破損了一塊,就是它割破了我的腳趾。我蹲下身去,把手伸進瓷壇子的圓口內,感到壇內有些泥土,我用手在那些泥土中摸索著。感到有一個圓圓的小東西,就順手把它拿出來。這時大家才看到這是一個白色的古錢幣,於是大家齊叫:
“銅錁子!”
我們叫‘銅錁子’的那個東西,實際上應叫‘銅板’,它是過去的一種錢幣。當時在民間還能看到這種銅質的古幣,雖說它不能流通,但它能在小販那裏換一些小商品。不過我們不叫它‘銅板’,而是叫它‘銅錁子’。
張老師從我手中接過那枚‘銅錁子’,用手指清理掉表麵的泥土,這才真正露出來它那銀白色的光彩。這時大家才感到它不是一枚‘銅錁子’,因為‘銅錁子’是銅質的,是紫銅色,而非銀白色。
“這是一枚銀圓。”張老師對他的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