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增強記憶的天然法則(3 / 3)

Mr Gideon.Boericke(開礦)——“Boericke先生是bores (開)礦高手”。

Mr Thomas Devery(印刷業)——“每個(every)人都找Devery印刷”。

Mr O.W.Doolittle(汽車銷售)——“不努力(Dolittle)就賣不掉汽車”。

Mr Thomas.Fischer(煤炭開采)——“他到處打聽(fishfor)買煤的客戶”。

Mr Frank.H.Goldey(木材業)——“木頭裏麵出黃金(Cold)”。

Mr J.H.Hancock(《星期六晚郵》編輯部)——“把JohnHancock的名字簽在《星期六晚郵》訂單上”。

4. 時間記憶的方法

要把某件事的具體時間牢牢記住,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已經存在於記憶裏的時間相聯係。比如說,讓一個美國人直接記住1869年是蘇伊士運河開航的時間,不如告訴他,美國內戰結束四年以後,蘇伊士運河才開通航線,這樣一來,他就能很輕鬆地記住這個時間。或者要求一個美國人記住澳洲於1788年設立第一個農墾區,就好像一顆鬆動的螺絲釘從汽車上脫落一樣,要不了一會兒他就把這個時間數字拋在腦後。如果換一種方法,讓他聯想到1776年,那他可能會記得在美國獨立宣言發表12年後,澳洲建立了第一個農墾區,這樣一聯想,就好像把螺釘和螺母緊緊地擰在一起,很難忘掉了。

這種方法也適用於電話號碼,我的電話號碼就是美國獨立的年份——1776,所有人都認為這號碼太好記了。要是你能像我這樣,選擇有曆史意義的年份做電話號碼,諸如1492、1861、1865、1914或1918之類,而且當你告訴朋友時,也不能隻是簡單地說號碼是1492,而要詳細說明一下:“我的電話號碼是1492,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那一年,多好記啊!”這麼一介紹,還有誰會忘記嗎?

至於其他國家的讀者,你可以用本國重要曆史事件的年份代替我上麵所說的1776、1861、1865等。

下麵這些年份,如何才能記憶深刻呢?

1564——莎士比亞出生了。

1607——在詹姆斯鎮建立了英國第一塊農墾區。

1819——英國王室添了一女,即後來的維多利亞女王。

1807——這是著名人物李將軍的誕辰之年。

1789——人們搗毀了法國巴士底監獄。

假設你想按照加盟的順序來記住美國最早的13個州。如果采取死板的重複背誦的方法,你會覺得極為費勁。那我們不妨換一個更好的法子,用一個小故事把各州名連接在一起,那你隻要花上很少的時間,就能毫不費力地記住了。現在,請你集中精神,照著下文讀一遍,然後試著把13個州按照先後順序說出來: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一位來自特拉華州的年輕姑娘打算去外地度周末,就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鐵路公司訂了一張火車票。她在皮箱裏放了一件新澤西毛衣,來到康涅迪格州拜訪好朋友喬治婭。第二天,她們一起去教堂望彌撒(馬薩諸塞州的縮寫),教堂位於馬利的土地(意指馬裏蘭州)。之後,她們駕車順著南行車道(SouthCarLine與南卡羅來納州讀音相近)回家。來自紐約的黑人廚師維吉尼亞準備了火腿做午餐。吃完飯後,她們又開車順著北行車道(與北卡羅來納州發音相似),去島上遊玩。

5. 把要點記清楚

通常人們用兩種方式思考,一種是“由外界刺激”引發,另一種就是和原本已知的事物產生關聯。我們在演講時,也常會用到這兩種方式:第一種,依靠外界的刺激,比如講稿、紙條等,可以提示你演講的段落大意。可是,很明顯,聽眾對握著紙條的演講者不是很感興趣。第二種,你可以事先按照合理的順序,把演講的要點和你記憶中的某些事情聯想在一起。從第一點可以自然地轉換到第二點,然後是第三點,就如同打開一扇房門,走向相通的另一個房間。

不過,第二種方法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尤其很多初試此法的演講者,一時還克服不了自己的恐懼,無法用思考和聯想來完成演講。我還要教你一個小竅門,可以輕鬆地把演講要點聯結在一起,而且便於記憶。簡而言之,就是把要點串聯成一句沒有實際意義的話。舉例來說,你的演講涉及不相關的各個方麵,比如包括了牛、雪茄、拿破侖、房屋、宗教信仰等。你可以試著把它們串聯成一句荒誕的話:“老牛叼著一根雪茄,攔住了拿破侖,房屋被宗教信仰一把火燒光了。”

現在用手遮住剛才的句子,認真回答下列幾個問題:第三點是什麼?第五點呢?第四點呢?第一點是什麼?

這是不是一個相當有用的法子?相信你已經體驗到了。那就付諸行動,用它來加深你的記憶吧!

這種方法適用於幾個以上的任意組合,把句子串聯得越可笑越好,那樣你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6. 應急的辦法

假設:盡管一位演講者事前已經做過周全的準備和預防,但他在向一群教友發表演講的中途,突然發現自己腦中一片空白——他完全僵住了,茫然地望著他的聽眾,無法繼續說下去——很可怕的一種情況。他的自尊心不容許他在思想混亂中坐下來。他認為自己還可以想出一點兒什麼來,隻要能給他10秒或15秒的時間。但是,即使你隻在聽眾麵前慌慌張張地沉默上15秒鍾,那已經是很嚴重的事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有位著名的美國參議員在遇到這種情況時,立刻問他的聽眾,他說話的聲音夠不夠大,最後幾排的聽眾能不能聽見他的聲音。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聲音是足以讓後排的聽眾聽見的,他此舉不是真的征求什麼意見,而是在爭取時間。在那短暫的停頓時刻,他立刻想起了自己要說的話,然後繼續說下去。

但是,在這種心慌意亂的情況下,也許最好的挽救方法是:利用你最後一段話的最後那個字,或是最後那個句子或主題,作為新段落或新句子的開頭。這將形成一條永無盡頭的鎖鏈,就像英國桂冠詩人但尼生筆下的小溪永遠流個不停。我們來看看運用它的例子。我們假設有位演講者正在談論“事業成就”的問題,他在說完下麵這段話之後,發現自己腦中突然變成了空白。

他說:“一般的職員無法獲得升遷,主要是因為他對他的工作沒有真正的興趣,表現不出進取的精神。”

那麼我們就以“進取的精神”來作為一個句子的開頭。你可能不知道你將會說些什麼,或將如何結束這個句子,但是不管怎麼樣,起個頭。即使表現得很差勁,也總比承認失敗要好得多。我們試試。

“進取的精神就是主動性,自己主動去做某件事,而不是等待別人的吩咐。”

這不是很聰明的說法,也不會在演講史上名垂千古。但這不是比痛苦的沉默要好得多嗎?

接下來,這一句話的最後幾個字是什麼?——“等待別人的吩咐”。那好吧,我們再利用這個觀念來造個新句子吧。

“不斷吩咐、指示甚至驅使那些拒絕從事任何主動進取的公司職員,是最令人感到憤怒的事,也是最令人難以想象的事。”

這不,又完成一段了。我們再繼續吧,這一次我們必須談談想象了。

“想象——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所羅門說:‘沒有幻想的地方,就沒有人類的存在。’”我們已經順利地說完兩段了。現在我們可以振作起精神,繼續下去:

“想想每年在商業戰鬥中被淘汰的公司職員人數,真是令人感到悲哀。我說悲哀,因為隻要多一點點忠誠,多一點點進取心,多一點點熱誠,這些被淘汰的男女員工就能使自己跨越失敗,走向成功。然而,失敗者永遠不會承認這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如果繼續進行下去。……但演講者在說出這些濫竽充數的詞句的同時,應該努力去思索他原來準備的下一個要點,想出他原來打算說的話。

這種沒有結束的連鎖性思考方法,如果延續下去,可以拖得很長,還可能使演講者和聽眾討論起梅子布丁和金絲雀的價格。不過,對於因為遺忘而暫時失去控製的受傷的頭腦來說,這的確是最好的急救方法,而且也真的挽救過許多演講。

7. 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

我已經說過怎樣增加“獲得生動印象”“重複”以及“把我們的事實聯係在一起”的方法。但記憶力基本上是聯想的過程,和詹姆斯指出的一樣:“一般性或基本的記憶力是無法增強的,我們隻能加強有特殊意義、可以聯結在一起的事的記憶力。”

例如,每天背誦一段莎士比亞的名句,可能把我們對文學名句的記憶力增加到某一種驚人的程度。每一個名句在進入我們的腦海後,都會發現那兒有許多內容可以彼此結合在一起。但是,把從哈姆雷特到羅密歐的所有莎士比亞作品全部背下來,也不一定能幫助我們記得棉花市場的價格或煉鐵過程這類事實。

我最後再強調一點:如果我們配合使用本章中所討論的這些自然法則,是可以改善我們記憶任何事物的“方法”和“效率”的。但是如果我們不運用它,就算記住了有關棒球的一千萬項事實,對於我們所記憶的股票市場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幫助。這種不相關的資料是不能聯想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