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要是把這個事情當著祝天來的麵說出來就好了,可是那樣就把市裏領導全部得罪。
往後的一些工作更難開展。真是得不償失。
早知這樣當時和必要對著呢些字畫說:很一般呢。這就是整個事情的導火索。
張子明暗自思索著,現在要辦成這個事情有兩個路子,一個是繼續到市裏找何文秋。可是目前看來,這個路子已經沒希望了,祝天來隻是在自己頭頂經過的祥雲,雲彩經過之後,也就無人再理會。第二個途徑是很變通的,就去跟金邊縣的領導談一談,修這條路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叫金邊的領導,去跟市裏麵談。
現在看來,第二個辦法是個好辦法。死馬當活馬醫,還是去看看吧。
金邊縣環境不錯,雖然跟清泉是臨縣,可是旅遊經濟起步比較早,環境確實比清泉的要好。
本來張子明希望,跟金邊的縣長談一談。可是根本聯係不著。跟張子明交談的是金邊縣副縣長,華虹光。華虹光是主管城市建設和旅遊的副縣長,所以,也算是專業對口。
金邊縣跟清泉雖然離得近,可是沒什麼業務往來,更何況,張子明隻是個代鎮長,要是走程序的話,又要幾天,所以張子明就單幹了,沒經過縣裏安排,而是自己直接來到金邊這邊。前來拜訪。
對這個叫張子明人,金邊縣這邊也有耳聞。隻是聽說跟何文秋吵過架的。有又說,是省領導的親戚,所以張子明才這麼樣牛。
不管怎樣,現在既然見麵了。張子明也很直接,他說:“感謝華市長百忙之中出來跟我見個麵。我來這裏的目的就是想談一談,金邊縣跟我們壩上鎮之間的那條路,好好修一修的問題。”
接下來,張子明舉出了這條路修通之後,能夠為金邊縣帶來的好處:第一點能為遊客帶來方便,可以直接從壩上上國道,為遊客節省時間,第二點,因為交通方便,遊客也就多了。第三點方便兩地老百姓的出行……
華虹光是留過學的高材生之前在省旅遊局工作過。對旅遊經濟有深刻的見解和經驗。
他看著這個叫張子明人,說:“你說了這麼多,也很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我就一句話,你不在你們縣好好當鎮長,跑到金邊這邊給我們提這個建議幹什麼?”
“嗬嗬嗬,互惠互利的事情,我就是想你們把這個事情跟市裏麵反映一下,到時候就水到渠成了。”
“這個問題我們不會主動跟市裏反映的,你的目的我知道,這條路修好之後,可以帶動你們壩上的經濟,可是這就像一條河裏的魚,要是閘門開了,我們這邊的魚就少了,懂吧,餐飲業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除非是市裏麵壓著我們沒辦法了,我們才同意修。”
“看來華市長是個明白人啊,可是我還是希望金邊的領導能考慮一下。”
華副市長沒再說什麼,他站起來,說:“想不到清泉還有你這樣的幹部,難得啊。”
張子明也跟著站起來,說:“我還是希望華市長能夠考慮一下。”
“你是個好幹部,我會考慮的。”
張子明背著自己的那個灰色背包到了金邊縣的長途汽車站。金邊跟清泉的車,中間經過壩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