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雲變幻(2 / 2)

在王翠英一再的堅持下。安然終於堅持了下去。

收玉米的季節裏,安然早上四點鍾就爬起來,拿起鐮刀跑到地裏,稀裏嘩啦一陣子把玉米砍倒擺好。回到家裏,天已大亮。他放下鐮刀給王翠英說:“娘,地裏的玉米我已經砍完了,我現在去學校,你白天把玉米掰了,晚上我借板車去拉回來。”王翠英慢吞吞的做著活兒答著:“行,我知道了。”

晚上,安然借了鄰居的板車把玉米拾車上裝回家,再去把玉米秸也拉回來。晚上點著煤油燈寫作業。

終於畢了業。

村裏來了征兵的幹部,年滿十七歲身高達到一米五八就可以報名篩選。

安然隻有一米五五,還是個小胖墩,跑去量身高的時候踮起了腳。幹部把手放在他頭頂按了下去:“不行,身高不夠,明年再來。”

第二年,安然又去了。身高剛好夠了一米五八。

幹部問:“什麼成分?”

“中下貧農。”安然答。

“什麼學曆?”

“高中畢業。”

“畢業證去拿來。”

……

“把畢業證帶去部隊,將來可以考取大學,作為棟梁來培養。”

就這樣安然被錄取了。

村裏人看見王翠英:“你兒子去當兵,剛分的責任承包田,以後誰來幫你幹活。”

“那全國各地都要征兵,大家都這麼想,部隊豈不是沒人了。既然人家要他,當然要讓他去。地裏這點活難不倒我。”王翠英回答到。

幹部家訪問王翠英:“大娘,這個兒子跟我們走了,可就兩個兒子都當了兵,沒人在家裏照顧你,你可願意。”

王翠英:“我身體好的很,不用他們照顧,在家裏呆著能有什麼出息,如果國家能把他們培養成才,給國家報效,我高興還來不及。家裏頭讓他們放心就是,不用掛慮。我身體好的很。”

王翠英晚上在爐火旁囑咐安然:“你爹死的早,我跟你爹都是孤門孤戶,人家還有個娘家走走,我也沒個娘家,也沒有婆婆,也沒有姑嫂的親戚,你們從小也沒有姨舅爺奶姥姥姥爺。我們家裏又窮又無能,如今你去參兵,這是個機會,你要好好把握。好好努力。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

部隊上弄了一個食堂蒸白饃,頓豬肉白菜宴請參軍的家屬,很多人去了又吃又拿,王翠英很是不屑:“真沒出息,給孩子丟臉。”

到了解放車拉著他們出發的時候,很多人哭的稀裏嘩啦的。

王翠英嘟囔著:“去當兵,是好事,又不是讓去砍頭,又不是不回來了,有什麼好哭的。”王翠英說這話的時候,絕對想不到,幾年以後,很多人都複員回家了,卻隻有她兒子,回家的路漫長遙遠又艱難。或者在她逼著兒子不去學木匠堅持到高中畢業的那個時候,就注定了這份母子緣薄。這個家的起起落落。

當四十年後,安然開著他那輛林肯越野從貴州一路風風火火趕回家的時候,王翠英拉著兒子眉開眼笑。依舊愛講當初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回憶。安然拿了雙工程師證,在一家建築公司做高管。

這個家庭從他出生到五十八歲,這幾十年的風雲變幻,豈是一紙所書。社會環境被人改變,人又被環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