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鍾瞎子(2 / 2)

不過這也算是一本奇書,書中包羅萬象,無論是祈福、驅鬼還是走陰陽知天命幾乎都有涉獵,奈何是雜而不精,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勞元柏未有師傅親授,不得要領。

今日之前,勞元柏隻知道這鍾瞎子母子二人中定有一個已去人氣,也就是早就已經死了,但不知道為何,陰司勾魂使者遲遲未前來帶走。

民間有三魂七魄這種說法早已不稀奇,七魄暫不說,三魂即為‘靈魂’‘‘’覺魂’‘生魂’,‘生魂’關乎生老病死,‘靈魂’關乎意識,而‘覺魂’關乎廉恥,也就是自己的行為所動。

人死後,‘生魂’會消弭歸天,‘靈魂’會被陰司鬼差帶走,也就隻留下‘覺魂’在陽間以由後人祭拜,若是陰差陽錯留下‘靈魂’在陽間,也就會化作我們普通人眼中的鬼,尤其是那種枉死之人,最容易留下一股執念(也有說‘覺念’),再加上‘靈魂’在世,合二為一就會變成厲鬼。

自打勞元柏踏進鍾瞎子的家中時,就知道鍾瞎子已經早不屬於陽間,隻是不知道為何還沒有走。

咒法一念,靈符一出,勞元柏指尖靈符無火自燃,此時鍾瞎子已經胡亂的掙脫了蚊帳的束縛,提著刀又砍向了勞元柏,這一次勞元柏並沒有躲,指尖的靈符已經化作螢火蟲般大小的靈光,單手一送,直入鍾瞎子的眉心。

“哐當”一聲,鍾瞎子手中的鍘刀跌落在地,‘人’也倒在了地上,勞元柏知道此刻的鍾瞎子僅僅被鎮住,並未完全收複,抽出銅錢劍踏步前去想要再補上一劍。

勞元柏手中的七星銅錢劍可不是一把普通的降妖法器,它的來曆勞元柏自書上見過,是我們老百姓熟識的一個人,直鉤垂釣者——薑尚。傳說中薑尚八十三遇文王,之前為孝子武吉避禍,令武吉床前四尺溝壑,頭腳處各點一燈,兩把米撒身,便能瞞天過海,躲過文王先天八卦演算,可以看出其也是一個道家先聖。

薑尚為三清徒孫,也是出自道家之說,人們熟知他隻有打神鞭,而其本我法器卻就是這七星銅錢劍,至於是因為而成的七星劍已然無從查起,經曆幾千年的法器,代代相傳,已然為神物了。

勞元柏也是自書上了解到這七星銅錢劍的來曆之後才明白自己為也算是道家傳人,雖是半吊子中的半吊子,但有降魔神器在手,自就有了底氣。

要是對付活人,七星銅錢劍還不如一根燒火棍,但要是對付鬼穢之物,這就是利器,一劍魂飛,二劍魄散,三劍永世不得超生。

鍾瞎子如今要是再中上一劍,定然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瞎子老母親似乎也感受到了勞元柏手中七星劍的厲害,情急之下擋在了鍾瞎子的麵前,七星劍落在其身上,毫無反應,隻因這鍾瞎子的老母親本就是活人。

“勞師傅,求你饒過我可憐的孩子,他這輩子生的時候失去了光明,死了我不想要他魂飛魄散,求求你了,求求你勞師傅。”

鍾瞎子的臉上掛起了兩行老淚,勞元柏本也是一仁心之人,見老嫂子這般求情,稍作遲疑,沒想到自己這一遲疑差點就犯下了大錯。

勞元柏自剛剛才想到,這鍾瞎子為何還能夠留在這陽間久久未被勾魂。實則是這鍾瞎子的‘靈魂’早已被勾走,留下的僅僅是一副軀殼,但鍾瞎子的老娘不知道從哪裏學來的,居然用了‘青燈投魂’。

何謂‘青燈偷魂’,人都有三魂,缺一不可,人死後,‘生魂’已滅,‘靈魂’歸地府,覺魂卻歸黃土,也就是死人所在的墳墓,‘覺魂’可以說是一種媒介,在‘靈魂’未輪回之前和陽間起著一個搭橋的作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農村裏在清明祭拜親人的時候燒製供奉,老人們看到黃紙燃過的灰燼飄得很高,就很高興,說這是那邊的親人知道有人來看他了,這是在歡喜。

這其實就是‘覺魂’在中間溝通,若是點上香蠟錢紙立馬倒頭就斷,這就是大凶,主人家就要注意一點了。

而‘青燈偷魂’偷的是‘覺魂’,這鍾瞎子其實早已經去世,但其老母卻未讓他魂歸黃土,‘覺魂’也就附在了鍾瞎子的肉身上,成為了一個‘活死人’。

活人的‘覺魂’穩固不會被大地吸走,而‘活死人’卻不行,那是被強行留在屍體內,但人的力量怎能和大地想比,遲早有一天,鍾瞎子的‘覺魂’會被大地吸走完。這就需要借魂,借誰的魂?當然是借生產隊上人的魂了。

就這樣,鍾瞎子的母親就盯向了隊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