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途中,我沉默不語。我震撼於剛剛所見的一切,幾乎無法說話。“她改變了世界。”最後,我說道,“她幾乎在40年前就開始了,這些年裏每天隻做一點點。因為她每天一點點不停的努力,這個世界便永遠地變美麗了。想象一下,如果我以前早有一個理想,早就開始努力,隻需要在過去每年裏每天做一點點,那我現在可以達到怎樣的一個目標呢?”
卡羅琳在我身旁看著,笑了:“明天就開始吧。當然,今天開始最好不過。”
人生悟語
設定一個小小的目標,每天用一點點時間,堅持下去,試試看自己能做成什麼。
給自己樹一麵旗幟
很多時候,人們的理想和目標就如同一麵在風中高高飄揚的旗幟,它指引著人們前進的方向。
羅傑·羅爾斯是美國紐約州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他出生在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裏環境肮髒,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在這兒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們之中很多人從小就逃學、打架、偷竊甚至吸毒,長大後很少有人從事體麵的職業。然而,羅傑·羅爾斯是個例外,他不僅考入了大學,而且成了州長。在就職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對他提問:是什麼把你推向州長寶座的?麵對三百多名記者,羅爾斯對自己的奮鬥史隻字未提,隻談到了他上小學時的校長———皮爾·保羅。
1961年,皮爾·保羅被聘為諾必塔小學的董事兼校長。當時正值美國嬉皮士流行的時代,他走進大沙頭諾必塔小學的時候,發現這兒的窮孩子比“迷惘的一代”還要無所事事。他們不與老師合作,曠課、鬥毆,甚至砸爛教室的黑板。皮爾·保羅想了很多辦法來引導他們,可是沒有一個是有效的。後來他發現這些孩子都很迷信,於是在他上課的時候就多了一項內容———給學生看手相。他用這個辦法來鼓勵學生。
當羅爾斯從窗台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皮爾·保羅說:“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是紐約州的州長。”當時,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長這麼大,隻有他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五噸重的小船的船長。這一次,皮爾·保羅先生竟說他可以成為紐約州的州長,著實出乎他的預料。他記下了這句話,並且相信了它。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麵旗幟,羅爾斯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說話時也不再夾雜汙言穢語。他開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後的40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了州長。
人生悟語
人生沒有目標,就會隨波逐流,樹立明確的目標,同時努力進取,才能創造人生的奇跡。
成功背後的磨難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日本東京,一妙齡女郎第一天報到。她應聘的單位是東京帝國大酒店。
大學畢業,又是涉世之初,本就是個對人生、對世界充滿新奇幻想,能給美夢編織花環的年齡。東京帝國大酒店是她從此步入社會的第一步,這令她很激動,於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讓自己邁出走向輝煌的第一步。
然而,令她萬萬意想不到的是:上司安排她去洗刷廁所!
當她試著用白皙細嫩的手拿抹布伸向馬桶時,立即胃裏條件反射,“造起反”來,一時間翻江倒海,想吐卻又吐不出來,簡直是太難受了。
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上司要求她必須將馬桶洗刷得光潔如新!
就在她於人生的十字路口舉棋不定、彷徨猶豫的時刻,已經在東京帝國大酒店工作多年的老前輩及時地出現在她麵前,隻見他彎下腰去一遍又一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馬桶的每個縫隙和光麵真的光潔如新了,然後,他拿過一隻杯子,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很自然地“咕咚———咕咚”地喝下去!
這一舉動,不用一言一語就告訴了她一個極為樸素的道理:隻有馬桶的水達到可以喝的純淨程度,才算真正達到了光潔如新,而這一點,剛才已經證明了,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她已經看得目瞪口呆,同時她也恍然大悟:
“就算一輩子永遠洗刷廁所,也要做一名洗刷得最出色的人。"
風風雨雨的幾十年後,她已從一名洗廁工成長為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員———郵政大臣。
她到底是誰呢?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
對於真正有智慧的人,磨難猶如磨刀石,隻有在它上麵磨礪過才會鋒利無比。也正如我們的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
人生悟語
坦蕩地伸開雙手去擁抱住生活的冰塊,用你的體溫去融化它,水滴落之處,是春苗生長的地方。
有目標,就有了方向
美國總統克林頓雖算不上天才人物,但他能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與他中學時代的一次活動有一定關係。
克林頓的童年很不幸。他出生前4個月,父親就死於一次車禍。他母親因無力養家,隻好把出生不久的他托付給自己的父母撫養。童年的克林頓受到外公和舅舅的深刻影響。他自己說,他從外公那裏學會了忍耐和平等待人,從舅舅那裏學到了說到做到的男子漢氣概。他7歲隨母親和繼父遷往溫泉城,不幸的是,雙親之間常因意見不合而發生激烈衝突。繼父嗜酒成性,酒後經常虐待克林頓的母親,小克林頓也經常遭其斥罵。這給從小就寄養在親戚家的小克林頓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
坎坷的童年生活,使克林頓形成了盡力表現自己,爭取別人喜歡的性格。
他在中學時代非常活躍,一直積極參與班級和學生會活動,並且有較強的組織和社會活動能力。他是學校合唱隊的主要成員,而且被樂隊指揮定為首席吹奏手。
1963年夏,他在“中學模擬政府”的競選中被選為參議員,應邀參觀了首都華盛頓,這使他有機會看到了“真正的政治”。參觀白宮時,他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不但同總統握了手,而且還和總統合影留念。
此次華盛頓之行是克林頓人生的轉折點,使他的理想由當牧師、音樂家、記者或教師轉向了從政,夢想成為肯尼迪第二。
有了目標和堅強的意誌,克林頓此後30年的全部努力,都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上大學時,他先讀外交,後讀法律———這些都是政治家必須具備的知識修養。離開學校後,他一步一個腳印:律師、議員、州長,最後是政治家的巔峰:總統。
人生悟語
克林頓的成功給人一個啟示:一個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應當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而且目標不妨定得高些。
克爾的堅持
克爾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職員。他剛到報社當廣告業務員時,對自己很有信心,他給經理提出不要薪水,隻按廣告費抽取傭金。經理答應了他的請求。
於是,他列出一份名單,準備去拜訪一些很特別的客戶。公司裏的業務員都認為那些客戶是不可能與他們合作的。
在去拜訪這些客戶前,克爾把自己關在屋裏,站在鏡子前,把名單上的客戶念了]0遍,然後對自己說:“在本月之前,你們將向我購買廣告版麵。”
他懷著堅定的信心去拜訪客戶,第一天,他和20個“不可能的”客戶中的3個談成了交易;在第一個星期的另外幾天,他又成交了兩筆交易;到第一個月的月底,20個客戶隻有一個還不買他的廣告。
在第二個月裏,克爾沒有去拜訪新客戶,每天早晨,那拒絕買他的廣告的客戶的商店一開門,他就進去請這個商人作廣告,而每天早晨,這位商人卻回答說:“不!”每一次,當這位商人說“不”時,克爾就假裝沒聽到,然後繼續前去拜訪。到那個月的最後一天,對麥克已經連著說了30天“不”的商人說:“你已經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請求我買你的廣告,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你為何要堅持這樣做。”
克爾說:“我並沒浪費時間,我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我一直在訓練自己在逆境中的堅持精神。”那位商人點點頭,接著克爾的話說:“我也要向你承認,我也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你已經教會了我堅持到底這一課,對我來說,比金錢更有價值,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買你的一個廣告版麵,當作我付給你的學費。”
人生悟語
麵對失敗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才有可能取得最後的成功,其實我們每個人需要的就是,在困難麵前在堅持一下而已。
無論成與敗你都是英雄
在一次運動會上,最後一個項目是馬拉鬆比賽。大家都把眼睛集中在一個來自非洲的小黑人身上。人們把他稱為“跑步機器”。他已經連續兩屆奪冠。
當比賽的槍聲一響,小黑人就一馬當先,跑到最前麵,他越跑越快。人們都在為小黑人加油。大家都在議論,這次冠軍又非小黑人莫屬。
當小黑人跑到離終點大約1000米的轉彎處,一不小心摔倒在地。這次小黑人摔得可不輕。從電視畫麵上,看到小黑人十分痛苦。大家都在替小黑人擔心。但是小黑人還是艱難地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向前艱難地走著。幾分鍾後,許多運動員超過了小黑人。但小黑人還是堅持往前走,可能是小黑人疼痛難忍,又在一個拐彎處又摔倒了。這一次小黑人摔得更重,臉上流下了血,小黑人痛苦萬分。很多人都替小黑人惋惜:“完了,這下完了,別說冠軍,就連名次也可能無望了。”隻見小黑人掙紮著想爬起來,但怎麼也爬不起來。小黑人咬緊牙關,臉上的血往下流,還在那裏不斷的往前爬。許多人想:“算了吧,沒有希望了,放棄吧。”小黑人還是堅持不放棄。這個時候,主持人宣布:冠軍產生了,第二名、第三名、第四……產生了。當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的時候,有人在喊:小黑人還在比賽。隻見小黑人還在那裏慢慢地向前爬。這個時候,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所有的人都在為小黑人加油,為小黑人鼓掌。大家都忘記了誰是冠軍,誰是第二名。所有的人都在為小黑人喝彩。
人生悟語
生命的取向是非常重要的觀念。跌倒了,爬起來。無論成敗與否,你都是英雄。
隻要有一柄斧頭
山裏住著一位以砍柴為生的樵夫,在他不斷的辛苦建造下,終於完成了一間可以遮風擋雨的房子。有一天,他挑了砍好的木柴到城裏交貨,當他黃昏回家時,卻發現他的房子起火燃燒了。
左鄰右舍都前來幫忙救火,但是因為傍晚的風勢過於強大,所以還是沒有辦法將火撲滅,一群人隻能靜待一旁,眼睜睜地看著熾烈的火焰吞噬了整棟木屋。當大火終於滅了的時候,隻見這位樵夫手裏拿了一根棍子,跑進倒塌的屋裏不斷地翻找著。圍觀的鄰人以為他正在翻找著藏在屋裏的珍貴寶物,所以也都好奇地在一旁注視著他的舉動。過了半晌,樵夫終於興奮地叫著:“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鄰人紛紛向前,一探究竟,才發現樵夫手裏捧著的是一片斧刀,根本不是什麼值錢的寶物。
隻見樵夫興奮地將木棍嵌進斧刀,充滿自信地說:“隻要有這柄斧頭,我就可以再建造一個更堅固耐用的家。”
人生悟語
成功的人不是從未曾被擊倒過的人,而是在被擊倒後、還能夠積極地往成功之路不斷邁進的人。
希望活著
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費城的一個深夜,有一個酒店突然起火,當時二百五十八名旅客多數正在酣睡,那些還沒有睡的人們,看到旅館所有的房間已被滾滾濃煙籠罩。
他們撥了火警電話,然後一邊救火,一邊等著火警救援。盡管消防隊員趕來了,但求生的本能,還是使許多人開窗從高樓跳下,一個個軀體直挺挺地砸在戶外的人行道上,發出恐怖而沉悶的響聲,然後歸於寂然。
這時,有一個姑娘和跳下樓的遊客一樣,也站在七樓的一個窗口,看到背後的熊熊火光。隻見她鎮靜地看了看窗下,大聲高喊著:“我希望活著,我希望活著!”然後縱身躍下……
奇跡發生了。她成了幾百人中的惟一一名幸存者,而且這個姑娘空中躍下的驚人一瞬被過路的大學者阿諾德抓拍了下來,定格在曆史寫真的膠片裏,供更多活著的人們回味……
人生悟語
人活於世,如一葉扁舟顛簸於大海。當狂風惡流撲向生命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自救,是“希望活著”。當然,我們也不會拒絕被救,但要知道,延續生命的一些決定因素,他人往往是無能為力的。
信念是一種執著
小盲人跟著老盲人學彈琴,他們彈著琴弦,相互攙扶著四處流浪。
小盲人問老盲人:“師傅,我們的眼睛還有複明的希望嗎?”
“當琴弦彈斷到1000根時,我們的眼睛就可以複明。”老盲人說。
可老盲人一生隻彈斷了999根琴弦,就去世了。他沒有見到光明。
小盲人沿著老盲人指點的道路繼續走下去,歲月讓他變成老盲人。老盲人也帶了一位同樣的小盲人,給他講述了同樣的信念。
終於有一天,老盲人拚盡力氣彈斷了1000根琴弦。小盲人激動地問道:“師傅,你看到光明了嗎?”
可老盲人眼前仍然一片漆黑,師傅生前的預言並沒有實現,可老盲人醒悟了過來,他對小盲人說:“我看見了光明,那就是希望的光明。”
人生悟語
信念是一種執著,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你卻能時時感覺到它的存在。它支撐你向前,讓你無比堅毅的去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