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急躁易怒、愛發脾氣的人,性格培養的第一步應當是先設法克製火氣,在將要發火時使自己冷靜下來。即使克製火氣時,呼吸急促,臉漲得通紅,感情很不自然,也不要放鬆克製。過了一段時間,再提出進一步要求,即不但不發火,還要表情自然,呼吸不急促,臉色無變化。這個要求也達到了,再進而要求自己抑製火氣時能瀟灑自如,豁達大度。如此循序漸進,性格才會逐步地由急躁易怒變為豁達大度。克服不良性格,隻有這樣從較低的起點開始,一步一步提高要求,才能順利實現性格的轉化。
3.從改變壞習慣到改變性格
在性格轉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采取多種途徑實現性格的漸變,從改變習慣到改變性格,就是性格漸變的途徑之一。
有人曾把習慣比做人的“第二天性”,實際上,人們性格中的很大一部分,所表現的正是一個人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
俗話說,“積習難移”,“習慣成自然”。在對自己行為的支配中,習慣的力量比任何理論原則的力量來得更大。一切最好的理論原則,最好的行為準則,在成為你的習慣之前,你不見得能夠始終如一地去信守它。隻有在變成了你的習慣之後,它才能在你的行為中鞏固下來。因此,性格培養的關鍵,在於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培養自己嚴謹和有條理的性格,就應當在每一件小事上培養自己嚴謹和有條理的習慣:穿衣服,先穿哪件,後穿哪件,有一定的條理,不亂穿一氣;東西放置,有一定的秩序,不能放得亂糟糟的;辦事情,先做哪件,後做哪件,有明確的規劃,不隨心所欲;時間安排,什麼時間幹什麼,有一定的規律……如果你時時處處都能注意做到嚴謹和有條理,那麼,這種習慣形成之日,就是嚴謹和辦事有條理的性格形成之時。
從培養習慣到改變性格,這個過程要求我們能夠針對自己暴露出來的性格弱點,有意識地培養與之相反的習慣,通過這種新的習慣來克服和改變原有的性格弱點。比如,你在性格上犯有“冷熱病”的毛病,情緒時高時低,你就應當找出“冷熱病”的病根,克服過於計較小事的心理,逐步培養不為小事動容的習慣;如果你好勝心過強,經常使自己惴惴不安,你就要放棄做一個“超人”的企圖,並且中止以眼前勝敗來衡量成績的習慣,而培養從長遠看問題的習慣;如果你性格急躁,你就不要老是忙忙碌碌,在時間安排上要留有餘地,培養安詳從容地進行工作的習慣;如果你性格易怒,你就應當學會用克製和幽默來克服怒氣,並培養自己寬宏待人的習慣。總之,在你最容易暴露性格弱點的地方,你得先行“對抗”,用相反的習慣去克服和戰勝它。這種辦法將有助於你積小勝為大勝,最後達到完全改變性格弱點的目的。對於培養一種新的性格,許多人往往認為是很難的事。但對於培養一種好的習慣,大家還是有信心的。實際上,隻要我們有決心、有恒心,真正培養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優良的性格也就在這些習慣中形成了。
4.從培養健康情緒到轉化性格
情緒是性格的特征指標之一,人們的不同性格,常常通過不同的情緒反映出來。性格樂天、心胸豁達的人,其情緒會經常處在喜悠悠、樂陶陶、無憂無慮的境界;性格抑鬱、心胸不寬的人,在情緒上則常常唉聲歎氣,愁眉苦臉,似乎有無窮的憂慮和無盡的煩惱。尤其是在重要的事情麵前,人們不同的情緒反應,更能表現出人們不同的性格。同樣是在行動中遇到了阻力和困難,有的人因困難引起愁悶和憂慮;有的人則因困難激起更高昂的鬥誌和幹勁。同樣麵對殘暴的敵人,有的表現出害怕、畏懼的情緒,有的則表現出憤怒、仇恨和誓死拚鬥的情緒。顯然,前一種情緒表現出的是軟弱怯懦的性格,後一種情緒則表現了英勇頑強的性格。
一方麵,情緒是性格的反映,不同的性格產生著不同的情緒;另一方麵,情緒對性格也有反作用,也可以感染性格。某種情緒持續的時間越長,對性格的感染作用就越明顯,也就越能促進性格的轉化。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培養某種情緒,逐步地改變某種與之相應的性格。
一個人,偶爾心情不好,不至於影響性格,若長期心情不好,對性格就有影響了。如常年累月愛生氣,為一點小事而激動的人,就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神經過敏、衝動、沮喪等特征,這是一種異常情緒性的性格。因此,要樂觀地生活,要胸襟開朗,始終保持愉快的生活體驗。當遇到挫折和失敗時,要從好的方麵去想,“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想得開,煩惱就會自然消失。有時,心裏實在苦惱,可以找一個崇拜的長者或知心朋友交談或去看心理醫生,不要讓苦悶積壓在心,否則,容易導致性格的畸型發展。
比如,性格抑鬱的人,可以首先培養自己具有愉快歡悅的情緒,使自己高高興興地生活。歡悅愉快的情緒持續愈長,愈有可能形成比較穩定的愉快心境。原來比較抑鬱的性格就會逐步轉化,變得開朗和活躍起來。同樣,性格比較暴躁的人,也可以通過努力培養平靜、從容的情緒,使自己保持心平氣和的心境,促進暴躁性格的轉化。有的人認為,當情緒衝動起來時,人們很難理智地控製自己,因此,暴躁易怒的性格實際上難以克服。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情緒不是不可控製的,它完全能夠被人所主宰。情緒是人腦的機能,當激烈情緒爆發時,可以暫時地出現“意識狹窄”的現象,即注意力的中心被集中引向激起情緒的事物上,人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製,容易為情緒所支配。但是,即使在這種時候,也並不是說人已完全失去理智力。因此,控製自己的情緒衝動是完全可能的。隻要他能控製住情緒衝動,實際上他已經在逐步改變他急躁易怒的性格了。一個人如果能夠經常地消除煩惱、憤怒、急躁等不良情緒,這對於幫助他克服急躁易怒的不良性格,無疑會有幫助的。在困難和失敗麵前,情緒對性格的感染作用更為明顯。這時,情緒越是沮喪,越容易助長性格中的怯懦傾向。而通過鼓舞情緒等手段,激發自己奮勇拚搏的戰鬥激情,就能使我們堅強起來。經常地、反複地進行這種情緒鼓舞,我們就能在困難和失敗麵前成為勇敢和堅強的人。
5.提高文化水平,加強道德修養,改造不良的性格。
有的人已經形成了某種不良的性格特征,例如懶惰、孤僻、自卑、膽小等,要下決心進行“改型”。人的性格雖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它又是可變的,隻要自己下決心去改,是能產生明顯效果的,懶漢可以成為勤奮者,悲觀的人也可以成為生機勃勃的人。方法:一是提高文化水平,二是加強道德修養。因為人的性格的形成是受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影響的。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就有理智感,就能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現實生活,這就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三、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成功與失敗隻有一線之隔,不經意中我們就會跨過界線,而我們也常常站在這界線上,自己卻渾然不知。多少人隻要再主動一點,再付出一點努力,多一點耐心,就會取得成功,而在這緊要關頭他們卻無可奈何地放棄了。
趙本山還是一個農民時,有人說他重活幹不成,輕活不願幹,光會耍嘴皮子。他沒有放棄,毅然選擇了文藝之路,把嘴皮子耍成一門真功夫,成了小品界的紅人。
羅大佑的《童年》、《戀曲1990》等經典歌曲影響和感動了一代人。羅大佑起初是學醫的,後來他發覺自己對音樂情有獨鍾,所以他棄醫從樂,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
籃球飛人喬丹成名前曾嚐試轉行到一家叫伯明翰·巴倫斯的二流職業棒球隊打棒球,隻取得了很一般的成績悻悻而歸。
伽利略是被送去學醫的。但當他被迫學習解剖學和生理學的時候,他學習著歐幾裏得幾何學和阿基米德數學,偷偷地研究複雜的數學問題,當他從比薩教堂的鍾擺上發現鍾擺原理的時候,他才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