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不同角度看人(3 / 3)

10、理想性格的人

理想的性格就是無性格,它的實質不可名狀,正像含鹽的水雖鹹卻沒有苦澀,雖淡卻非索然無味。具有這一性格特征的人望之儼然,接觸起來卻和藹可親。但是在和藹可親中,卻又有著一種天生的震懾力。這種人表麵上看去總是那麼平淡,不顯山,不露水,毫無個性,周圍的人經常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但他們做起事來,又變化萬端,讓人琢磨不透,等想明白了,才知道他們不容小覷。正如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潤物無聲,這種性格的人像水,雖無聲但卻威力無窮,水滴石穿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具備這一性格的人,像水一樣可以根據不同的器皿展現不同的身姿,身陷逆境需忍讓之時,他們會表現得忍性十足,所謂的“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還有“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他們的格言。而一旦機會出現,需要決斷之時,他們的性格又表現出毫不猶豫的果斷,該出手時就出手。而這種景象又讓人聯想起龜鷹決鬥。凶猛無比的老鷹在與慢騰騰的老龜的決鬥中卻不占上風,原因就在於龜縮著頭,鷹無法啄其要害,但一旦有可乘之機,龜會毫不猶豫的撕咬鷹的要害。

理想型性格的人該仁慈之時,他們總是慈眉善目;而該勇猛之時,又勢如猛虎下山。所有的這些性格特點促使他們既果敢又謹慎,所以他們是天生的領導者,雖自己才能有限,但卻知人善任,在他們手下,必有一大批人才樂為其用,所以他們的事業也注定會成功。這種性格的人多為開世君主,有道明君。

漢代的開國君主劉邦,唐朝的有道明君李世民就是很好的例子。

劉邦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不安於貧困的家庭生活,也不喜歡務農,擔任了亭長這樣的一個小官。他目光敏銳,善於察言觀色。他待人寬厚,喜歡施舍窮人,性情豪爽大度,處世不拘小節。常有人評價青年時期的劉邦是一個有一定才能的小混混。在以後的統一大業中,他的理想型性格發揮得淋漓盡致。起初他的勢力不如項羽,這時的劉邦處處忍讓,決不與對方起衝突,鴻門宴中的膽戰心驚,中途的倉皇逃走都說明了他身上的這種陰柔性格,該忍時一定要忍。而他的對手項羽因為一生剛硬,不懂得彎曲,最終導致了失敗的命運。劉邦與酈食其的交往也是他性格的一個凸顯。開始他對酈食其很傲慢,但當他發現對方有真才實學時,馬上對對方恭敬起來。正是劉邦的禮賢下士,才使得一大批能人誌士投奔他門下,為他的統一大業貢獻了力量。而當他建立漢朝大業後,對有卓越功勳的韓信的處置,就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的果斷和凶狠。正是劉邦開國之初一係列剛柔並濟的舉措,才使得西漢後來的繁榮鼎盛局麵得以出現。

11、叛逆性格的人

叛逆性格與理想性格正好相反,他們不是無性格,而是隨時隨地都有著很明顯的性格。理想性格是水的性格,而叛逆性格則是火的性格,他們向生存環境采取的是赤裸裸的反抗,他們不懂迂回,不會婉轉,而是直接地與所處環境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所以這種性格的人要提防成為悲劇人物,因為與環境作鬥爭,結局隻有兩種:戰勝環境成為英雄或是被環境所吞噬,成為悲劇的主角。古今中外的詩人都是有性格的,沒有性格成不了詩人,也寫不出精彩的詩篇。但是從來沒有一個詩人像普希金那樣兼具浪漫與反叛的個性,正是這樣的個性使得他的詩篇流芳百世,同時也造成了他悲劇性的人生。普希金生活在沙皇統治下的帝國,但他從未想過要取悅沙皇。他曾經這樣寫到:“我隻願歌頌自由,隻希望向自己獻出詩篇,我誕生在世界上,並不是為了用我羞怯的豎琴討沙皇的喜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他叛逆性格之一斑。普希金還具有詩化的性格,他為了捍衛自己的榮譽而與自己的情敵決鬥,這是力量懸殊的決鬥,是文人與武士的決鬥,但他絲毫的退卻之心都沒有,從容地走向了死亡。他的叛逆性格使得沙皇政府對他不容,也導致了他不安定的生活。他是崇高的,優美的,但也是悲劇的。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更是叛逆性格的代表人物。在西方基督教對人們的統治日益堅固之時,他提出“上帝死了”,要推翻一切舊有的道德,認為人性是惡的,惡才值得去讚揚,惡是推動人類曆史前進的武器。尼采叛逆的性格使得他的哲學思想在現代西方哲學史上自立門派,但也導致了他悲劇性的一生,他沒有美好的家庭,身患精神分裂症,而且最終陷入了完全的瘋狂。

性格小測試

突發事故

在遭遇突發事故時人的本性才會暴露出來,這個測驗被稱為“F Study”。假如你走在馬路上心不在焉,不小心和別人撞個正著!對方手上抱著昂貴的陶器,砰地落在地上,這時你該怎麼辦?請從下麵的說詞中選擇自己可能說出的一句話。

測試:

A.你自己也不注意啊。

B.真不巧,這裏有塊石頭嘛。

C.對不起,我賠償您。

D.對不起,對不起。

結果:

A.喜歡把一切的責任推卸給他人,是個不負責任的人,在旁人眼中也是個任性的人。

B.不喜歡把責任推給自己或他人。個性冷酷,難以暴露真心,因而常遭誤解。

C.所有責任一肩挑的類型。因人太好常會背負重任。

D.誠實的人。仔細考慮事物再采取行動。

發生在街頭的事件

你走在街上,看到對麵黑壓壓地擠著一群人,他們在向天上看著什麼。“這是怎麼回事?”你一邊想,一邊也抬頭向上,可是什麼也看不見。人群越來越多,這時你會怎樣?

測試:

A.也走過去,和大家一樣抬頭向上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B.視而不見地走過。

C.匆匆看一眼,然後問你旁邊的人發生了什麼事。

結果:

A.你的好奇心強,有那種“愛湊熱鬧”的性格,很容易成為街頭推銷員的獵物。

B.你正處於對外界漠不關心的狀態。你最關心的總是與自身相關的事,除此之外全都視而不見。建議你偶爾不妨把自己的事放下來,關心一下周圍的事。

C.做什麼事都是適可而止,絕不執迷不悟。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事,就會按自己的方式尋根探源,小心謹慎,不會人雲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