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交往的壞習慣(1 / 3)

第十二章 交往的壞習慣

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經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交往習慣,為自己考慮的比較多,不會替別人著想,不理解別人的心理和行為,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情緒,進而影響到生活中的方方麵麵。

忌妒他人(第一段加圖加文字:我不讓你爬!)

你知道什麼是螃蟹心理嗎?你知道漁民們怎樣抓螃蟹嗎?把盒子的一麵打開,開口衝著螃蟹,讓它們爬進來,當盒子裝滿螃蟹後,將開口關上。盒子有底,但是沒有蓋子。本來螃蟹可以很容易地從盒子裏爬出來跑掉,但是由於螃蟹有嫉妒心理,結果一隻都不能跑掉。原來當一隻螃蟹開始往上爬的時候,另一隻螃蟹就把它擠了下來,最終誰也沒有爬出去。

大家不用想就知道它們的結局:它們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嫉妒使我們的思想禁閉起來,沒有一個開放的頭腦,就不可能產生良好的吸收結果——除了怨恨,我們變得一無所有。

人一旦嫉妒起來就好像那些螃蟹一樣。嫉妒的人以消極的人生觀為基礎,他們信奉你好我就不好的信條,所以這種心理常常給人際關係帶來破壞性的影響。

嫉妒的起因是我們發現別人比我們做得更好,別人比我們擁有的更多。嫉妒有推動力,但是它不能給我們正確的導航。它給我們指明一條道路,但是卻讓我們去妨礙和傷害別人。用拖別人後腿的方式來贏得勝利或者至少保持不輸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嫉妒使我們放棄對自身利益的關注,別人的優勢恰好映照出我們的不足,想要完成一個健康完善的自我的塑造,必須要懂得為自己加油。去拖別人的後腿隻會使別人和我們一樣差勁,而不會使我們獲得進步。

嫉妒是發生在自己最熟悉的圈子裏的,我們普通老百姓不會去嫉妒國家首腦所擁有的特權、億萬富翁取得的財富,但我們卻不能容忍周圍的人超越我們半步,故而這種心理會對我們造成切實的傷害。你隻要發現別人進步比你快,運氣比你好,你心中便酸溜溜地不舒服,說話也不自覺地尖刻起來,甚至還會做出一些小動作來,這樣的行為方式誰還會同你在一起互幫互助?到頭來隻能傷害到自己。

每個人多少難免都會有些嫉妒心在作祟,因此,每當看到別人發生不幸的時候,有時候幸災樂禍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那些與我們有利害關係的人身上,如此一來,我們就會覺得似乎又少了一個競爭的對手了。

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他人在成功之前,所可能付出的汗水與努力,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是怎麼規劃人生的?目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挑戰與成就嗎?自己在工作中,能否獲得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與別人相比,自己是否有一些較他人突出的特質?然後,將自己未來真正想做的事情,或是想追求的目標記錄下來。例如,希望身旁擁有什麼樣品質的益友?希望從工作中還能多學習到什麼知識或技能!未來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請將所有的夢想個體化,目標明確化吧。

當一個人成功的時候,其實往往代表了全人類的成功,愛迪生成功地發明了電燈,萊特兄弟試飛成功,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等,這些成功的事跡最後都帶來了全人類的便利與福音,因此請為他人的成功感到驕傲吧!

人生是很奇妙的,也以他人的成功自詡,因為也許有一天,我們可能就是個改變人類命運的人喔!

告訴自己這樣一個信條:解決的方法隻有一個,就是我要努力進步,過得比你還要好。

經典案例一

有一對夫妻心胸很狹窄,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於是她就拿瓢到酒缸裏去取酒。

妻子探頭朝缸裏一看,瞧見了酒中倒映著的自己的影子。她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把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裏,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死鬼,竟然敢瞞著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裏麵。如今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丈夫聽了糊裏糊塗的,趕緊跑過來往缸裏瞧,他一見是個男人,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裏把他藏在酒缸裏麵,反而誣陷我!”

“好哇,你還有理了!”妻子又探頭往缸裏看,見還是先前的那個女人,以為是丈夫故意戲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著丈夫說:“你以為我是什麼人,任憑你哄騙的嗎?你,你太對不起我了……”妻子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瓤就向丈夫扔過去。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於是還了妻子一個耳光。這下可不得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簡直鬧得不可開交。

最後鬧到了官府,官老爺聽完夫妻二人的話,心裏頓時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一錘下去,隻見那些酒汩汩地流了出來。不一會兒,一缸酒就流光了,缸裏也沒看見半個男人或女人的影子。夫妻二人這才明白他們嫉妒的隻不過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慚,於是就互相道歉,又和好如初了。

我們遇到懷疑的事,不宜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尤其在生氣的時候,不能像故事中的這對夫妻見到自己的影子,不能冷靜地思考分析,反被嫉妒心衝昏了頭腦而傷了和氣。

經典案例二

佛經上有一則故事:在古遠時代,摩伽陀國有一位國王飼養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頭象長得很特殊,全身白皙,毛柔細光滑。後來,國王將這頭象交給一位馴象師照顧。這位馴象師不隻照顧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教它。這頭白象十分聰明、善解人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有一年,這個國家舉行一個大慶典。國王打算騎白象去觀禮,於是馴象師將白象清洗、裝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條白毯子後,才交給國王。

國王就在一些官員的陪同下,騎著白象進城看慶典。由於這頭白象實在太漂亮了,民眾都圍攏過來,一邊讚歎、一邊高喊著:“象王!象王!”這時,騎在象背上的國王,覺得所有的光彩都被這頭白象搶走了,心裏十分生氣、嫉妒。他很快地繞了一圈後,就不悅地返回王宮。

一入王宮,他問馴象師:“這頭白象,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藝?”馴象師問國王:“不知道國王您指的是哪方麵?”國王說:“它能不能在懸崖邊展現它的技藝呢?”馴象師說:“應該可以。”國王就說:“好。那明天就讓它在波羅奈國和摩伽陀國相鄰的懸崖上表演。”

隔天,馴象師依約把白象帶到那處懸崖。國王就說:“這頭白象能以三隻腳站立在懸崖邊嗎?”馴象師說:“這簡單。”他騎上象背,對白象說:“來,用三隻腳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縮起一隻腳。

國王又說:“它能兩腳懸空,隻用兩腳站立嗎?”“可以。”馴象師就叫白象縮起兩腳,白象很聽話地照做。國王接著又說:“它能不能三腳懸空,隻用一腳站立嗎?”

馴象師一聽,明白國王存心要置白象於死地,就對白象說:“你這次要小心一點,縮起三隻腳,用一隻腳站立。”白象也很謹慎地照做。圍觀的民眾看了,熱烈地為白象鼓掌、喝彩!國王愈看,心裏愈不平衡,就對馴象師說:“它能把後腳也縮起,全身懸空嗎?”

這時,馴象師悄悄地對白象說:“國王存心要你的命,我們在這裏會很危險。你就騰空飛到對麵的懸崖吧?”不可思議的是這頭白象竟然真的把後腳懸空飛起來,載著馴象師飛越懸崖,進入波羅奈國。

波羅奈國的人民看到白象飛來,全城都歡呼了起來。國王很高興地問馴象師:“你從哪兒來?為何會騎著白象來到我的國家?”

馴象師便將經過一一告訴國王。國王聽完之後,歎道:“人為何要與一頭象計較、嫉妒呢?”

如果別人的嫉妒能把你打倒,這說明你雖然可能是優秀的,卻不是最優秀的,在意誌上更算不上優秀。

嫉妒是對別人的行為感到不滿的一種思維方式。它產生於自信的缺乏,因為它是由別人引導的活動。嫉妒會導致任何情緒上的低落,但真正自信自愛的人,並不會嫉妒,更不會允許嫉妒讓自己心煩意亂。

經典案例三

邁克爾?喬丹是馳名世界的籃球明星,他在籃球場上的高超技藝舉世公認,而他待人處世方麵的品格更為人稱道。皮彭是公牛隊最有希望超越喬丹的新秀,但喬丹沒有把隊友當作自己最危險的對手而嫉妒,反而處處加以讚揚、鼓勵。

為了使芝加哥公牛隊連續奪取冠軍,喬丹意識到必須推倒“喬丹偶像”以證明“公牛隊”不等於“喬丹隊”,1人絕對勝不了5個人。一次,喬丹問皮彭:“咱倆3分球誰投得好?”“你!”“不,是你!”喬丹十分肯定。喬丹投3分球的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喬丹對別人解釋說:“皮彭投3分球動作規範自然,在這方麵他很有天賦,以後還會更好,而我投3分球還有許多弱點!”喬丹還告訴皮彭,自己扣籃時多用右手,或習慣用左手幫一下,而皮彭雙手都行,用左手更好一些,這一細節連皮彭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喬丹把比他小3歲的皮彭視為親兄弟,“每回看他打得好,我就特別高興,反之則很難受。”喬丹的話語中流露著他們之間的情誼。

正是喬丹這種心底無私的慷慨,樹立起了全體隊員的信心並增強了凝聚力,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1991年6月,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的決戰中,皮彭獨得33分,超越喬丹3分,成為公牛隊這個時期的17場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這是皮彭的勝利,也是喬丹的勝利,更是公牛隊的勝利。

嫉妒往往是個人才能與意誌缺乏的體現,伏爾泰說:“凡缺乏才能和意誌的人,最易產生嫉妒。”因為自己技不如人,就隻能用嫉妒的心理去排解心中的不平。一旦任嫉妒心理自由發展,你就會疏遠那些各方麵比自己強的人,到頭來不僅孤立了自己,而且也會阻礙自己的前進。

習慣悟語:

拜倫說過:“愛我的我報以歎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顆平靜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懷嫉妒。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有所成就,我們不要心存嫉妒,應該要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這才是與人交往的秘訣。

忽略小節

俗話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壞習慣不論大小,都應堅決摒棄,以免小節不拘傷大節。

在社交活動中,人們常常忽視一些小的壞習慣,以為無可厚非。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很多時候,一些被你忽視的小習慣可能損壞你的美好形象,讓人對你退避三舍。因此,你如果有下列這些不好的習慣,一定要戒除。

當同桌的幾個人圍坐在餐桌旁準備就餐時,你自己一個人手拿筷子敲打碗盞或者茶杯;主人尚未示意開始,自己一個人就已經狼吞虎咽;不等喜歡的菜肴轉到自己跟前,就伸長胳膊跨過很遠的距離甚至屁股離座挑食菜肴;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叭嘰叭嘰”作響;用餐尚未結束,自己的飽嗝已經連連打出,等等這些習慣都可看出一個人不拘小節。

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小節:

一、不要當眾搔癢。大家都知道搔癢的舉止不雅。

二、防止發自體內的各種聲響。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人,對發自別人體內的聲響都不太歡迎,甚至很討厭。諸如咳嗽、噴嚏、哈欠、打嗝、響腹等等。

三、不要當眾打嗬欠。當你和朋友在一起談話的時候,尤其是當你的朋友在滔滔不絕地發表意見時,那時你也許感到疲倦了,你能按捺住性子讓自己不打嗬欠嗎?

打嗬欠在社交場合中給人的印象是,表現出你不耐煩了,而不是你疲倦,在與別人交談時打嗬欠會引起他人的不快,所以一定要控製住自己。

四、不要當眾剔牙。

五、不要當眾掏耳和挖鼻。有些手癢的人,隻要他看見什麼可以用,就會隨手取一支來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廳,大家正在飲茶、吃東西的當兒,掏耳朵的小動作,往往令旁觀者感到惡心,這個小動作實在不雅,而且失禮。即使你想洗耳恭聽,此時此地也不是時候。同樣,用手指挖鼻孔也是非常失禮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