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兒聽得津津有味的,“還有什麼好故事?”
景逸也覺得有這樣的樂子著實是不錯,又拿出一錠銀子,“繼續!”
那婆子接過銀子,歡喜的道:“好!”
狐仙山上有一個洞,直上直下,足足十幾米深。下去之後,裏麵是四通八達的巷道,而且還不是很黑。有一天,一個樵夫從井口路過,突然聽到井底傳來吱吱的叫聲,他不由得往裏一看,竟是一隻純金的狐狸!等他回家拿來繩子下到井底,卻怎麼也找不到了。消息傳開,自然吸引許多人下去尋找,但都沒有找到。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當地有了新的傳說。說是要想逮住金狐,必須是親兄弟十人,齊心協力挽一個繩套,把繩套送下井底,就能夠套住金狐,把它拉上來。
無巧不成書,山下就有這樣一戶人家,弟兄十個,個個身強力壯。除了老大憨厚,九兄弟都是精明有加,因此他們誰也看不起老大。老二首先聽到了這個消息,他急忙把弟弟們召集在一起,商量出一個方案,帶上繩子,然後去叫老大。卻不料老大怎麼也不去,說老爹不見了,他得出去找老爹。
他們的老爹精神不正常,出去就回不了家,每一次,都是老大把他找回來。
九兄弟看著這樣一個見錢不知道下腰的傻瓜,既生氣又無奈。老二正想著怎麼能多得一份,於是就自己當老大,讓他的嶽父當老十。老十站得離井口最遠,估計金狐分辨不出來。
十個人來到井口,做了個繩套放下去,一溜排開,渴也忍著,餓也忍著,就這樣堅持了三天三夜。正在大家精疲力竭想回家時,繩子突然抖動起來,老二以為是金狐進套了,急忙大喊一聲:“拉!”可是拉上來一看是空繩,隻是下麵的半截繩子被套疊在了一起。疊與爹諧音,顯然指的是老二的嶽父,看來金狐知道有人冒充老大。
金狐看不到上麵,老二猜測人的血緣不一樣,釋放出的氣味就不一樣,金狐就是根據氣味辨別的。如果是與自己沾些血緣的堂兄弟,金狐肯定辨別不出來。於是,老二叫上一個堂兄弟,再次來到井口。
又忍饑受餓了三天三夜,老二突然聽到下麵有聲音傳來,以為是金狐過來了,急忙伸長耳朵細聽,卻是“、……”的鑼聲。十個人立刻泄了氣,金狐知道他們是堂兄弟了,自然不會上套。
老二仍不死心,與八個弟弟一商量,決定把老大強行弄來。於是九兄弟先回家吃飽喝足,然後到老大家裏集合,逮住老大,不由分說,抬的抬拽的拽,往山上走去。
不想走了一半,迎麵碰上了縣太爺。縣太爺以為遇上了綁匪,急忙攔下詢問,老二隻好如實交代。縣太爺聽了冷冷一笑,說:“你們帶金子來嗎?金狐是吃金子長大的,得有金子引誘,它才會出來。”縣太爺說完,撇下他們走了。弟兄們一聽都泄了氣,隻有老二不信,說這是縣太爺自己撈不著,也不想叫咱撈著,編出來騙咱的。
他們再次來到井口,沒想到也就是一袋煙的工夫,繩子就開始抖動了,老二說了聲:“拉!”弟兄十人一起用力,竟然真的有重的感覺。急忙拉上來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拉上來的不是金狐,而是一個老人,再仔細一看,這老人還不是別人,竟然是自己的親爹!老二氣急敗壞地問:“你怎麼在這裏?金狐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