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是在這樣的努力中,他十五年努力終於結下豐碩成果:
1995年,擔任法爾勝副總裁;
2000年4月,被聘為公司總經理;
2001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2年1月,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同年3月,獲第8屆“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3年,被授予“江蘇創新創業人才獎”。
正如劉禮華自己所言:“我是法爾勝人,為了法爾勝明天更興旺,我要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獻給法爾勝,這是我惟一的選擇和追求。”
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的前方我們能夠看見曙光。
一個地地道道的下崗女工,從再就業工程走來,崛起成為一個風雲楚天的民營企業家。她,就是江城餐飲新星——武漢市十佳再就業明星,武漢市醉江月飲食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蔡玉屏女士。現年36歲的她,在短短幾年如何煉石成金,如何取得驕人的事業呢?與許多胸懷大誌,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一樣,也經曆過創業時的艱難與困苦,走過艱辛,走過苦澀,終於迎來了輝煌的時候,翹望前景。她卻深深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她的路還很長很遠……
信奉“天道酬勤”,迎來創業的曙光。
在蔡玉屏的辦公室裏懸掛著“天道酬勤”四個大字,它標誌著醉江月的創業靠的就是一個“勤”字。18年前,18歲的蔡玉屏因家境貧寒,到老通城當起了一名服務員,憑借她的執著追求,工作期間,她刻苦用功,別人嫌累的活她不嫌累,不懂就虛心請教,有時候她的熱情遇到冷眼,但她從不氣餒,由於她聰明肯幹,虛心好學,很快脫穎而出,成為服務人員中的佼佼者,並在較短時間內,成為老通城的團總支書記,科班出身的她,談起餐飲知識,就如數家珍,了如指掌,處理起服務中的問題也是遊刃有餘。可畢竟,市場是無情的,老通城這家老字號的餐飲企業雖名噪一時,卻也在市場經濟下顯露出不適應的地方,蔡玉屏也就是這時從老通城下崗了。但蔡玉屏有著一顆熱血沸騰的心,從來不相信命運,她相信自己一定會闖出一條出路。1995年,經人介紹,她將武昌一家經營不善的小酒樓承包下來,創業的號角從此吹響。創業之初,沒有足夠的資金運轉,她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關係借了6700元作為啟動資金,酒店開張了,每天6、7點、鍾蔡玉屏就開始忙開了,為了節約開支,擦桌子,洗碗都是自己動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天道酬勤”。辛勤的耕耘終會結出豐收的碩果,酒樓生意慢慢紅火起來,以前冷冷清清的小酒樓變得門庭若市,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小酒樓,同時也是蔡玉屏創業的起點和她人生轉折的關鍵。
承包隻是創業的起步,蔡玉屏她要創建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餐飲王國。1997年,武昌彭劉楊路一個小型酒樓粵東海鮮酒樓歇業招租,她把握了機會,當機立斷,以每年40萬元的租金,將酒樓整體租下,並以文化底蘊豐厚的“醉江月”作為招牌。從此,她有了自己開創的一片領地,僅一年時間,便收回了全部投資並逐漸贏利,嚐到自己獨立創業的甜頭後,她並沒有“小富而安”,而是繼續追求規模經營,不斷加大投入,開創新的天地。
蔡玉屏在事業和榮譽麵前,仍保持著謙虛和謹慎,在中國加入WTO的新時期,麵對挑戰,自覺加強學習,堅持富而思源、富而思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為武漢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正是因為她這種不斷努力的精神,才打造出了自己的餐飲王國。
做事百忌080箴言:
當一滴水有了韌心,它可以滴穿石頭。當一個人有了韌心,他可以開創自己的未來。所以,做事一定要記住: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