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有城樓蘭,其名黑岩(3 / 3)

“對啊,隊長,我們快過去吧!”於業也在一旁催促著,僅僅是在黑岩的城內街道上幾人便是收獲滿滿,那麼踏足到曾經的宮殿,這座樓蘭舊日的王都會不會給他們更大的驚喜呢?這樣的誘惑,根本無法拒絕。

陳傑隻是想了想,隨即點了點頭,一旁的許一多看清了路線後立馬在前頭帶路。從空中俯看去,占地頗大的王宮建築正在對穿梭在街道中的幾個渺小身影不斷招手。

走在古城的街道上,看著腳下保存完好的石板和兩側仍舊堅固的磚牆,陳傑忽然扭過頭對李冰道:“李教授,一直以來我都對於樓蘭遷都這段曆史有些疑惑。從地理位置上說,這座城市才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樞紐之地,幾乎是依賴於絲綢之路而繁盛起來的樓蘭居然會選擇將之放棄,您不覺得有些說不通麼?”

李冰聞言,把目光從蒼涼的古城中收了回來,看著陳傑笑了笑道:“如果按照純粹的經濟觀點這種選擇當然說不通。不過,您應該也讀過《漢書》,促使樓蘭遷都的原因在於政治。傅介子刺殺樓蘭王之後,新任的樓蘭王傾向於漢朝,也畏懼於漢朝的力量,為了保證漢朝不對自己起疑心而選擇將都城南遷,這也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陳傑聽了這段解釋卻搖了搖頭道:“我就是對這段曆史有些懷疑,很長時間我都在想這段曆史是不是後人編造的。”

“哦?”李冰詫異的問道:“為什麼會這麼想?與後世的史學家相比較,班固對曆史的忠實度應該是值得稱讚的才對,怎麼會讓你懷疑呢?”

陳傑一邊跟隨許一多的腳步,一邊低頭道:“恐怕正是因為班固的名氣,所以曆代後人都對這段曆史探究不深吧。你不覺得有些詭異麼李教授?”

“你指什麼?”

“按照班固的記載,當年傅介子和霍光商議的時候是打算用樓蘭作為試驗,先行刺殺樓蘭王,而後以此為經驗去刺殺龜茲國的國王。已達到控製西域的目的。我們且不論以霍光的政治才能會相信刺殺一國領袖便能左右該國政治的可行性。單說這種刺殺計劃本身就是漏洞百出,刺殺這種事情依靠的是出其不意可一而不可再,傅介子刺殺了樓蘭王之後消息必定會傳到龜茲國,再次下手刺殺的可能性就已經完全消失了。而他的這種計劃居然得到了霍光的認可,您難道不覺得奇怪?”

李冰聞言愣了愣,扶了一下鼻梁上厚重的眼鏡道:“嗯……表麵上是有些奇怪,可是古人做事總有些異於今人的地方,也不能就因此……”

“還有,依據《漢書》記載:傅介子在成功刺殺樓蘭王後以漢朝大軍將會到來作為威脅,成功的保住了性命回國被授爵義陽侯,並左右了下一任樓蘭王的繼任,讓從小留質於長安的王弟尉屠耆繼承王位。這簡直是有些匪夷所思。堂堂一國君主被外國奸細刺殺,舉國上下居然沒有一個人敢為先王報仇,而且連王位的繼承都因此而受到漢朝的左右……”

李冰聞言笑了笑道:“也不能就說詭異吧,畢竟漢武帝時趙破奴曾經率軍攻破樓蘭,俘虜當時的樓蘭王。因此,漢朝對於樓蘭的軍事威脅是實實在在的,而且當時匈奴的力量被極大削弱,無法保證樓蘭的安全,樓蘭朝廷為了國家安危而選擇向漢朝妥協,也沒有什麼不當之處吧?所以……”

說著說著,就連李冰也覺得自己的解釋有些牽強。國王被殺,舉國上下居然沒有一人為先王報仇,而且放傅介子安然歸國,這確實是有些太過軟弱了。在不久之前樓蘭還經常劫殺漢朝使臣襲擊漢朝商旅,實在是沒有理由放過傅介子才對啊。

正當兩人交談間,前麵的許一多和於業忽然停下了腳步,道:“我們到了。”李冰和陳傑二人同時抬頭,看著鬥拱飛簷與秦漢建築風格無二的樓蘭王宮,俱都壓下了心頭的疑惑。不論史實怎樣,他們今日都將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樓蘭。

這一天,會被記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