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天下太平【大結局】(3 / 3)

長安城中的大殿上,李世民坐在龍椅上,下麵是滿朝的文武百官,寇仲和徐子陵便在其中。

眾文武百官向李世民跪拜後,“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之聲在大殿的房梁上餘音繞梁。

李世民在高高的大殿上方,俯視下麵的文武百官,手微微向上一抬,說道:“眾卿平身吧。”

看著文武百官全都起身,李世民對殿下的寇仲和徐子陵說道:“此次在渭水之濱舉行“刑白馬之盟”,其功勞完全在寇仲和徐子陵,朕一定要好好的賞賜你們倆。”

寇仲和徐子陵微笑的看著李世民,也不說話。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對寇仲和徐子陵說道:“你們為朕建功無數,連朕都不知道該賞賜你們什麼了,你們自己說吧,向要什麼。”

徐子陵向寇仲打個眼色,寇仲一手輕撫肩上無名,笑道:“皇上似乎忘記在白馬之盟舉行的那一刻,我和子陵同時宣布解甲歸田,樂休退隱,哈!”

李世民苦惱道:“這個朕明白,不過你們這次為功勞顯著,朕一定要賞賜你們…”

徐子陵笑著截斷他道.“這是否聖旨?”

後麵諸大臣忍唆不住,深切感受到三人間深厚的情義,並不因李世民成為九五之尊,有絲毫減退。

李世民苦笑道:“當然不是聖旨,而是朕發自真心的賞賜,希望兩位愛卿能給朕一個機會啊。”

徐子陵對李世民說道:“如果皇上要賞賜我們,就讓我們卸甲歸田,永久退隱吧。”

寇仲哈哈笑道:“既不是聖旨,那就成哩!嘿!子陵!放長假的快樂時光到哩!”

兩人心意相通,齊聲告退。在大殿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大步跨出了大殿。

寇仲與徐子陵並騎而行,目光望向這皇位的皇宮建築,歎道:“子陵啊!還記得當年在揚州胡混的日子,我們一時要去投靠義軍,一時又要報考科舉!事實上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在作白日夢,公侯將相那輪得到我們兩個無拳無勇的窮光蛋。哈!那知這些白日夢竟一一實現,一切就如在昨天發生。更想不到我們今天又會隻希望回家養老,過些收心養性的安樂日子。”

徐子陵心中想的卻是往日的時光,隨口問道.“你快樂嗎?”

寇仲道.“我們失去很多,得回的也不少。幸好想到天下和平統一,人民安居樂業,父母不用痛失子女,夫妻父子不用生離死別,一切得失再不放在心頭。過去的讓它如長河般往東流逝,想起又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江湖中漂,我心中湧起前所未有的欣喜,明白什麼是無憂無慮。”

徐子陵點頭道.“我們曾經曆過的事,其中的曲折離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幸好我們的兄弟情義經得起考驗,否則絕不會有今天的好時光。”

寇仲沉吟道:“老寧‘成功而不自居,創造卻不占有’兩句金玉良言,恰是我們現下處境最佳寫照。”

徐子陵笑道:“是啊,我們不正驗證了這兩句金玉良言,少帥,我們現在幹什麼去啊。”

寇仲哈哈笑道:“還來耍我,這個什麼勞什子少帥,老子早不幹哩!哈!我們何時去探索長江和大河的源頭?”

徐子陵微笑道:“你我現在可是體會到什麼事無官一身輕了,以後我們有的是時間瀏覽打好河山了。”

……

話說寇仲和徐子陵兩人辭去了官職,從此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用自己的一生去走遍中原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著大唐的疆域。

功夫不負有心人,陰小紀最終跟著跋鋒寒回到了大草原,以放牧為生,終日馳騁在大草原上,卻也活得逍遙自在,真正過著風吹草底見牛羊的歲月。

李世民在短短四年內,完成安內攘外的千秋大業,內則勵精圖治,依登位時答應寇仰和徐子陵的方針施政,四年而天下大治。

“貞觀初,戶不及叁百萬,絹一匹,易米一鬥。至四年,鬥米四五錢,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十裏不糧,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萬人,是歲天下斷獄,死罪者二十九人,號稱太平。”

對外則武功顯赫,德服四夷;內則吏治清明,民生富裕。遂出現振古而來,未之有也的太平盛世。

「全書完」

**************

難道大家手裏都沒有鮮花了嗎?

幫忙投幾朵吧,叛兒現在什麼都不想了,隻是希望鮮花能過35朵!希望大家能在這最後的時候再支持一把召喚師!

叛兒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