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天下太平【大結局】(2 / 3)

寇仲忙對大堂外喊道:“來人啊。”

隨著寇仲的一聲話音剛落,一個軍士打扮的人進來,寇仲對那名軍士說道:“你將他們三人帶到府中的客房中,好生照顧。”

軍士應了一聲,便引領師紀暄等人往大堂外走去。

寇仲看著徐子陵,對徐子陵說道:“子陵,你對此事如何看待。”

徐子陵見寇仲問自己的意思,舉著手中的書信對寇仲說道:“這封書信確是秦大哥所寫,而卻說得也他們三人的差不多,希望我們能為大家和天下的百姓著想,歸順李世民。”

徐子陵頓了頓接著說道:“其實他們三人所說並無道理,你我雖然得到了兩座城池和寶藏,但是和李閥家的勢力相比,終究還是相差一些,而且這些江湖中的人士來投奔自己,如果我們不能帶領他們一統天下,讓他們因為我們而葬身在戰場上,勢必會辜負了他們的厚愛,如果天下的百姓因為我們而年年流離失所,那我們的罪過就大了。”

寇仲雙眉緊鎖,沉思了一下,對徐子陵說道:“原本我也就是一心想當皇帝,哪裏考慮到了這麼多。”

徐子陵見寇仲又些動心了,對寇仲說道:“其實我一直都是想能做一名方外之人,修心學道,隻是怕你不高興,所以一直也沒敢說出口。”

寇仲見徐子陵這樣一說,哈哈一聲大笑,對徐子陵說道:“做皇帝我才不稀罕呢,又不自由,我們可是好兄弟啊。一世人,兩兄弟。”

徐子陵見寇仲似乎有些想要放棄做皇帝的想法,便對寇仲說道:“等天下太平,你我逍遙江湖,且不輕鬆自在。”

寇仲不虧是重情誼之人,聽徐子陵這樣一說,便對徐子陵說到:“好吧,那我就不做皇帝了,想來那個也不好玩,我們還是做好兄弟。”

徐子陵見寇仲答應了,便對寇仲說道:“不如我們現在就叫他們三人前來,和他們商議一下。”

徐子陵說道:“不必了,還是我們去吧。”

說完和寇仲兩人來到師紀暄的房外,在門口輕輕敲了敲,隻聽見裏麵出來師紀暄的聲音:“誰啊,進來吧。”

寇仲和徐子陵推門進去,卻看見李世民和李靖也在房內,便在桌子旁坐了下來。

師紀暄看見進來的兩人赫然是寇仲和徐子陵,便對寇仲和徐子陵說道:“你們商量的如何了。”

徐子陵忙向師紀暄說道:“我和寇仲已經商量好了,請讓我們扶持李閥家也可以,但我們還要和大家商量一下。”

李世民聽他們說願意放棄前嫌,扶持自己,心中一喜,忙起身向寇仲和徐子陵一鞠躬說道:“兩位少俠能這樣聲明大義,我李世民替天下的百姓謝謝兩位了,有了兩為將軍的幫扶,李閥家一定會早日將這混亂的世界結束,將天下統一起來,讓百信不再受苦。”

寇仲看著李世民說道:“我會勸江湖中的朋友退出,畢竟他們是衝著我和子陵來的,如果讓他們戰死沙場,我寇仲和子陵就無顏以對天下了。”

李世民忙對寇仲說道:“這是自然,隻要寇少俠願意扶持我李閥家,那是我們的榮幸,有了雙龍的扶持,我很快就可將這混亂的天下從新統一起來,屆時再不會有戰爭,百姓便可以安居樂業了。”

寇仲和徐子陵起身向師紀暄和李世民等人告辭,出了門,便將幾名主將召集起來,其中跋鋒寒和陰小紀也到場了。

寇仲坐在椅子上,沉思了片刻,對眾人說道:“你們一會回到軍營之中,對你們手下的軍士說明,我準備投奔李世民,扶持李世民。”

寇仲一句話出,讓在場的眾人都驚呆了。

跋鋒寒對寇仲說道:“老寇,現在萬事都已經具備,隻等你一聲令下,我們便可以舉旗出兵了,為什麼說這樣的話。”

寇仲看了看跋鋒寒,對跋鋒寒說道:“你們有所不知,剛才師紀暄和李世民帶著李靖來到了我的府中,還帶來一封秦大哥的書信。”

寇仲停頓了一下,看了一下眼前的跋鋒寒,繼續說道:“我和徐子陵都仔細的看過了,確實是秦大哥的筆跡,他說他決定要退隱江湖,叫我們去扶持李閥家。”

寇仲用眼睛掃了一圈,接著說道:“我不想為了我一個人,讓大家陪著我在戰場上喪命,大家都是衝著我寇仲和徐子陵的為人來的,如果我帶著大家在戰場上丟失了性命,寇仲和子陵便會悔恨終身的,你們回去將這個消息告訴大家,有願意跟隨我寇仲的人,繼續留下,如果有不願更隨我寇仲扶持李閥家的,每人發給盤查,讓他們回家吧。”

各位將軍領了令便出去了,隻剩下寇仲和徐子陵、跋鋒寒等人。

跋鋒寒對寇仲和徐子陵一拱手說道:“既然你們決定了要扶持李閥家一統天下,我們這些做兄弟的沒意見,我們一定會全力支持你。”

寇仲向跋鋒寒一拱手說道:“寇仲在這裏就先謝過各位了。”

……

卻說寇仲和徐子陵決定了要扶持李世民,便在李世民身邊當了一個將軍,經過長時間的接觸,漸漸和李世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協助李世民平定了中原,最終幫助李世民統一了中原大地,並且幫助李世民和大草原的頡利可汗建立了“白馬之盟”,規定三年內互不侵犯之約,為大唐爭取了修養生息的時間,從此中原大地混戰的局麵從此結束,百姓開始安居樂業,整個大唐世界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