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藏經閣中盡是些佛家典籍,並沒有什麼武功秘籍?”中午的時候,秦川懷著深深的疑問,走出了藏經閣。
藏經閣外不妒和尚依然站立當場,周圍卻是有數十個大和尚盤膝坐在地上,眼觀鼻,鼻觀心,寶相莊嚴。他們全都手掛佛珠,默念佛經,看來是給不妒和尚護法。
在這些大和尚的身後,靜念禪院的主持了空和尚和不嗔大師也都靜立一旁,默然無語。
秦川從藏經閣中出來,自是逃不出兩人的耳朵,就見了空和尚抬頭注視著秦川微微頷首一笑,俊秀的臉上頓時給秦川一種難以言語的魅力,秦川不由的點頭回應。
這時候不嗔大師走到秦川身邊,微笑著雙手合十施禮,然後示意秦川跟著他。
等兩人走到一旁,不嗔大師才嘴角含笑的說道:“多謝秦施主點化不妒,老僧代其向秦施主謝禮了。”說著竟是要衝秦川鞠躬。
“當不得,當不得,”秦川大驚,趕緊扶起不嗔,然後用手指著藏經閣外的眾人,驚訝的問道:“如此大理,小子愧不敢當。隻是,這也無需這許多人吧?”
不嗔說道:“我靜念禪院雖是隱宗,有護衛佛門的重任,但也是潛心禮佛,不妒師弟能夠頓悟佛理,這實是我寺大事,自然容不得有半點差池。”
“原來如此。”秦川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想來也是,不管什麼寺廟弘揚佛法才是其根本的目的,至於武學隻不過是降魔誅邪,守護佛門的手段罷了,所謂阿彌陀佛還有五大明王護持呢,便是前世曆史上的少林寺也不是同樣如此嗎。
想到少林寺,秦川突然腦中一亮,張口問道:“對了,不知靜念禪院信奉的什麼宗派?”
“我靜念禪院為隱宗,是為護持佛門而建,自然不會強求寺中眾人信奉什麼宗派。”不嗔解釋到。
“那寺中可有禪宗弟子?”秦川有點緊張的問道。
雖然秦川對佛教一知半解,可他還是對禪宗和禪宗的始祖達摩印象深刻,前世看書就知道禪宗與天台宗、華嚴宗一樣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而少林寺信的正是禪宗。至於達摩就更是不用說了,此人絕對是一位大大牛B的人物,他全稱菩提達摩,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姓。在南朝梁武帝時航海到廣州。其時梁武帝信佛,達摩便至南朝都城建業去麵見梁武帝,兩人話不投機,達摩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來在嵩山少林寺麵壁九年,更是創下無數武功秘籍。
若是靜念禪院有禪宗子弟,那必然有禪宗的一些佛家典籍,保不好連武功秘籍都有。想到達摩一葦渡江的能耐和少林寺的七十二絕技,秦川的心頭一陣火熱。
“禪宗?”不嗔和尚沒料到秦川竟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先是一怔,然後才指著遠處頓悟的不妒和尚緩緩說道,“禪宗的宗義講究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而在我寺中,不妒師弟是最具慧根的僧人,更博覽群經,乃是我寺佛法最高深的僧人,他可算是禪宗弟子。”
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是指禪是脫離文字的,語言和文字隻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隻要明心見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
“怪不得不妒和尚在聽了我一言後,居然可以進入頓悟的狀態。”秦川有點眼熱的看著遠處獨自站立的不妒和尚,心裏盤算著怎樣才能從不妒身上打探出來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