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妒和尚一直等不嗔走的看不到蹤影,才轉過頭欣喜的笑著對秦川說道:“不知秦施主覺得到底如何才能成就菩提呢?”
秦川有些奇怪的看著眼前這的俊秀的和尚,“秦某並不清楚,老實說在下對佛家的理論並不擅長。”
“秦施主切莫推脫,一個能說出‘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勤勤肯拂拭,莫教染塵埃。’之句的人對我佛家豈會不甚了解呢。”不妒和尚有點生氣。
“這個……”秦川有點哭笑不得,這個不妒倒是個妙人,也罷,就在糊弄他一下吧。想到這裏秦川問道:“不知不妒大師,對‘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勤勤肯拂拭,莫教染塵埃。’之句有什麼評價呢?”
不妒和尚讚歎著將“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勤勤肯拂拭,莫教染塵埃。”重複一遍,然後才說道:“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秦施主這句話真的道破我佛家修行之道啊!”
秦川微笑著搖頭,見不妒和尚一臉的疑惑和迷茫,才淡然說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語出口,不妒和尚如同當頭挨了一棒,竟是一動也不動的立在那裏。
秦川正要張口詢問不妒和尚這是怎麼了,就被旁邊的小沙彌拉住,然後小沙彌一臉嚴肅外帶羨慕的低聲感歎的說道:“不妒大師正在頓悟呢!”
秦川心中大寒,不由的疑惑:這句話有這麼厲害麼,不至於這麼誇張吧。
等了許久也不見不妒和尚醒過來,秦川便讓小沙彌領著他徑自進了藏經閣。非要等不妒醒過來,還不知什麼時候呢。
秦川隨著小沙彌的指引,進了藏經閣。隻見這閣樓內幹淨異常,每隔一段空間就是一架書架,所有的書架上都擺滿了佛家典籍,其整體布局竟有些像秦川前世的圖書館。這些佛家典籍大多是絹製的,還有一些是書紙,甚至還有貝羅葉片。
秦川饒有興趣的拿起架上的一本佛經翻看起來,這是一部《妙法蓮華經》,也就是《法華經》,講的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講究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的手段。秦川自是對其毫無興趣,但是他怕自己直接尋找武功秘籍被人發現,也就勉為其難的裝裝樣子。
過了許久,有兩個小沙彌各自端著一個木盤走了過來,其中一個小沙彌手裏的木盤放著紙筆硯墨等物,另一個上麵卻是放著茶杯和茶壺。看來是要筆錄了。
秦川放下手中的佛經,等兩個小沙彌坐在案幾前鋪開紙張,磨好筆墨,一切就緒之後,微微一笑,說道:“那我就開始了。”
然後腦海中西遊記的故事浮現於腦海中,秦川肅然說道:
話說在東海有一座叫做花果山的仙家福地,這花果山上麵臨大海的地方有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可不簡單,當年女媧娘娘為補天搜集了365塊五彩神石,在補天時用掉了364塊,剩下的這一塊就被她隨手扔進了東海。這塊石頭正是五彩神石
……
兩個小沙彌一個研磨,另一個拿著筆開始隨著秦川的敘述抄寫起來,初時速度還很慢,字跡也不太工整,顯得很是潦草,顯然有些跟不上秦川口述的速度。但如此抄了一個多時辰後,字跡便開始工整起來,速度提升了上來。
秦川一邊口述,一邊則在各個書架前徘徊,尋找著自己感興趣的經文。可惜,半天下來,他都已經講到唐僧離開長安開始了西去的求經時,還是一無所獲,沒有找到一本和武功相關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