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秦川暗自腹誹,我說呢,會這麼好心讓我進藏經閣,原來也有條件的。
“秦施主可曾聽過寺廟裏的‘俗講’?”不嗔問道。
“這個倒是不曾。”秦川答道。
不嗔解釋道:“所謂‘俗講’,是我佛門弟子在香客眾多的時候,立起香案將佛經中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來佛寺中遊玩的人聽,如此既弘揚了佛法,又另辟了收入,實在是一舉兩得。這種講解佛經的方法與正式登壇講經不同,所以被稱為‘俗講’,說來倒是與秦施主從事的行業差不了許多。”
“咦,這倒是一種很妙的手段啊。”秦川有點驚訝,沒想到在隋末已經有和尚開始從事說書這一行當了。
“隻是我佛家的俗講卻沒有秦先生的說的故事吸引人,這幾天聽秦施主說書卻是大有未盡之意,不知秦施主可否將這西遊釋厄傳口述下來讓我寺中收錄一份,藏於藏經閣呢?”不嗔看著秦川問道。
秦川點頭應道:“沒有問題,隻是真要抄錄的話,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這不成問題,這段時間秦施主可在藏經閣中閱讀各種佛家典籍。”不嗔的臉上閃過一絲愉悅。他在秦川說書的時候就注意到西遊釋厄傳的通俗和精彩,那麼多的人喜歡,比起寺中俗講僧來強了可不是一點半點。收到的賞錢對靜念禪院來說不值一提,重要的是這故事可以吸收多少信眾啊。
秦川也很是欣喜,不嗔允許他到藏經閣中翻閱經書,這實在是太好了,早在太極拳初成的時候,他就意識到自己身無半點內力,太極拳隻能養身對打鬥來說卻是沒有半點用處。這回若是能在靜念禪院的藏經閣中找到幾本合適的內功心法秘籍豈不是就解決了太極拳不能打鬥的後患麼。
一時之間,藏經閣前,秦川和不嗔均是滿心歡喜,笑意盈盈的望著對方。
就在兩人寒暄的正是熱情的時候,從藏經閣中走出一個大和尚。這個和尚年紀約在三十許,長身玉立,溫文儒雅,好一副相貌,單看那氣質不似和尚倒象個書生。
就聽不嗔向秦川介紹道:“這位是貧僧的師弟不妒,專門負責整理藏經閣內的典籍,秦施主口述西遊記和要借經書的事情盡管找他便是。”
說著不嗔又向不妒介紹秦川,“不妒師弟,這位便是這幾日在廣場說書的秦子虛秦施主。”
不妒和尚聞言眼睛一亮盯著秦川,那目光竟像是一頭餓了許久的狼看到眼前有一大塊肥肉一般。
不嗔見狀搖了搖頭,衝秦川歉意的說道:“不妒師弟,精研各種佛家典籍,有點走火入魔的架勢,秦施主“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勤勤肯拂拭,莫教染塵埃。”之句讓他對秦施主很是期待。倒是讓秦施主見笑了。”
“不敢不敢。”秦川寒暄道,“不妒大師這真性情真讓人敬佩。”
然後,不嗔向不妒交代完事情後就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