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調查顯示:六成人承受較大壓力,時常悶悶不樂、緊張不安、情緒波動大
心理專刊
作者:張芳
成功的壓力、劇增的人口、紛繁的信息、擁堵的環境、家庭的碎片化等,讓現代人心理問題叢生。無論男女老幼,似乎總是滿腹壓抑、煩惱、惶恐、孤獨……電影《A麵B麵》中一句略帶調侃的台詞“人人都有精神病”,更是被很多人視為現代人精神狀態的真實寫照。
壓力大,情感問題上升快
日前,本報聯合39健康網、新浪網、搜狐網健康頻道做了一項網絡調查。在參與調查的18571人中,覺得自己“生活滿足,沒什麼煩心事”的隻有6.8%;近六成人表示承受著較大壓力,其中,28.3%的人因為壓力太大,感覺“生活鬱悶,難有愉快感”。
用心觀察一下我們身邊,似乎隨時隨地都有人叫嚷著“鬱悶”、“壓力山大”。為了學習、事業、生活,很多人吃不好、睡不香,整日精神不振、情緒不佳。因心理問題引發的悲劇也在不斷見諸報端:企業精英因抑鬱結束生命,母親因抑鬱拋棄孩子,有人在網絡上“直播自殺”,還有數不清的人因“心結”影響正常生活。
從調查結果來看,導致人們心理壓力的主要有“家庭情感問題”,占31.8%;“人際關係問題”,占23.5%;“事業發展”和“經濟問題”各約占17.0%;排在最後的是“孤獨沒有依靠”和“身體疾病”。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副所長、社會精神病學教授黃悅勤表示,情感問題會高居榜首,主要是因為在社會轉型中,新舊價值觀尚未完成交替,這在婚戀觀上表現尤為明顯,很多人麵對越來越多的誘惑會感到迷茫和手足無措。人際關係方麵的壓力,則更可能是源於金錢觀與利益觀不斷滲入,為了在競爭中取勝,權力已經成為決定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常悲觀,情緒障礙更多見
德國中央精神衛生研究所精神病學家安德烈亞斯-邁爾-林登貝格等人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現代生活壓力使人們大腦的承受能力變差,更易出現焦慮、抑鬱、注意力受損等問題。本報調查似乎印證了這一點,27.6%的人表示時常出現悶悶不樂、悲觀厭世等抑鬱情緒,29.3%的人時常有緊張不安、過度擔心等焦慮情緒,還有29.8%的人認為自己情緒波動大,24.2%的人時常遭遇睡眠困擾,隻有約10%的人從未受過情緒困擾。
此外,調查還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承認自己染上了一些奇怪的行為習慣。其中,24.1%的人表示自己做事強迫、過度追求完美;21.2%的人孤僻封閉,寧做“宅男宅女”;還有人總是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占11.5%;購物狂、微博控等成癮行為雖然較少,但100個人也會有那麼兩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