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靜”字碑的歸化(3 / 3)

再一道流光劃出,房間內的景象,頓時消散,仿佛化作老嫗對那未歸之人的思念。

軍師也終於是迎來了自己的大限,或者說是走上這條極端道路的必然結果。傀儡作為戰爭兵器被濫用,原本守衛自己國家自己家族的力量,變成了各方爭奪的利器。事與願違,大抵如此罷了。

軍師的不甘和懊悔化為淚水,在人生最後一刻流出,捧著蒲團的手終究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垂於身邊。

流光出,畫麵散。

……

羅動隻覺得自己這一瞬間看過這些持碑人的一生,有挫折,有輝煌,有愛恨,有情仇,但不變的始終是兩樣。

生所體現出的動,於死所體現出的靜。

當若幹畫麵同時隨著流光碎開,羅動反倒是迷茫了,這本質,絕對不會是蒲團。

而應該是蒲團所代表的某種行為,蒲團說到底不過是一種造化碑意誌具象化的體現,是“靜”字碑的碑文所能代表的最終意誌。

羅動看著麵前“靜”字碑的銀色光華已然漸漸耗盡,是因為要向羅動展現出這些持碑人過往的經曆所需要消耗的,還是完成這個歸化所必不可少的,亦或者是兩者皆有。

在這一點上,羅動並沒有確切的感知。

此時此刻和“靜”字碑進行了有史以來最為深刻交流的羅動,唯一知道的是,如果這次歸化的機會沒把握住,恐怕就不知道什麼年月才能引發“靜”字碑的下一次歸化了,畢竟歸化是一種造化碑完全信任的體現,麵對這種極致的信任,羅動如果讓其失望的話,可不是再次飲下龍涎佳釀,提供百枚環晶能夠彌補的。

“靜”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眼見著銀色光華越來越弱,造化碑的那種悸動也是越來越弱,羅動腦中開始飛快的閃過之前所見的畫麵。

“靜”字碑?蒲團?生?死?

都不是。

是靜音?是冷靜?亦或者是靜心?

碑文的意義,從“靜”字碑所帶來的效用體現出許多,以上皆有之。

無論是剝離範圍內的聲音,還是讓自己進入絕對冷靜的狀態,以一個理性的思維去看待分析事情,當然在焦躁之中讓自己獲得安寧,驅散那種醉酒之後的騷動和活躍,也是“靜”字碑能夠提供的。

不過顯然這一切都不夠。

究其本質,羅動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容納這些所有的意義。

忽然,老僧枯坐時的畫麵在羅動腦中閃過。

羅動不顧眼前還與自己手指連接在一起的“靜”字碑,由原本憑空而立的姿勢,雙腿漸漸盤起,變為懸空而坐。

閉目收心。

下一刻,羅動覺得一切都靜了,也都靜了。

前一種靜是安靜,而後一種靜則是靜止。

人靜、心靜則萬物靜。

隻是一個瞬間的停滯之後。

銀色的光華,從羅動與“靜”字碑接觸的手臂中,反向湧入“靜”字碑的碑文。

隻是這一次碑文不再散發這銀光,轉而是整片銀色的光芒蔓延至“靜”字碑周身。

光芒轉瞬間褪去,一方古樸的蒲團出現在羅動手中。

而就在下一刻,羅動識界之中碑陣的方向,一道銀色的光芒直衝天際!

關注公眾號:清香書城,領免費看書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