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靜”字碑的歸化(2 / 3)

風韻猶存的婦人也是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漸漸的容顏不再,連通眼中的期待,也是漸漸的被歲月所磨平。等待人歸的心情,似乎已經被歲月銘刻在了骨子裏,成為了習慣。

至於那軍師,即便對方有著千軍萬馬,也不曾有著絲毫的畏懼,軍師身後更多的金木傀儡早已經整裝待發,隻待軍師一聲令下便會衝鋒陷陣。談笑舉手之間,勝負根本不需要去多加顧慮,軍師所在意的不過是眼前那些傀儡罷了。

……

羅動並沒有辦法看到全部,但這些不斷隨著時間變化的畫麵,卻在不斷的向羅動揭示著什麼。

本質?

羅動看著這些畫麵,無疑這是“靜”字碑在向自己展現其本質。

而這些畫麵之中的人,那種隨著歲月不斷老去變化的人,或許正是“靜”字碑的曆任持碑人。

所以“靜”字碑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這是羅動想問的,卻也是“靜”字碑真正完成歸化所必不可缺的。

事到如今,“靜”字碑歸化在即,羅動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其本質,繼而讓“靜”字碑的那份囑托,或者說那份信任,完完全全傳遞到自己這裏。

忽然。

羅動注意到那名枯坐於山壁的老僧並不是枯坐於地,而是在其殘破僧袍的一角,露出了背其坐在上麵的扁平蒲團。

這樣的蒲團不僅老僧有,壯漢也有,隻不過壯漢的蒲團是被納於更顯尊貴的獸皮坐墊之中的。

而那靠坐在床榻的婦人則是總喜歡將原本應該坐於身下的蒲團,當做床榻邊的靠背。

率領成千上萬傀儡的軍師,也是在輕捋胡須之時,從被拉扯起的衣衫一角顯出了蒲團。

至於其它那些畫麵,之中的人也是如此,相同的蒲團,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身邊,或被使用著,或者被放置,但無論如何,這些蒲團都是宛如夥伴一般的常伴於身。

這就是本質?

“靜”字碑的本質是蒲團?

羅動看著畫麵依舊在更迭,不禁生出這般疑問。

無疑那畫麵中雖然不是很起眼,但在注意到之後,便每個畫麵都有,而且都是頻繁出現的蒲團,定然就是“靜”字碑歸化之後的形態了。

但羅動並不能理解,“靜”字碑歸化之後,那蒲團所代表的意義。

就在羅動進一步思考“靜”字碑的本質所代表的意義時。

枯坐在山壁的老僧突然睜眼,可也就是老僧睜眼讓人覺得其有著進一步動作的瞬間,卻是在這蒲團之上就此圓寂。而下一刻蒲團則是化為一座石碑立於老僧身後,仿佛是在悼念老僧一般,旋即化作一道流光。

流光出,那有著老僧的畫麵也是宛如雪花一般飄散。

不再張狂的壯漢,因為身邊沒了兄弟和幫手,獨自麵對強敵,最終力竭而死。鮮血灑向蒲團,卻並未浸染其中,下一刻蒲團同樣是回歸本來的狀態,化作石碑離去。

又是一道流光,張狂壯漢的畫麵也是飄散無蹤。

風韻猶存的少婦變為牙齒脫落的老嫗,卻始終沒有等來要等待的人,終於是在一個傍晚的閑暇之際,迎來了自己人生的黃昏。與其說是老嫗身後靠坐的蒲團再也支撐不住其蒼老的身軀,倒不如說是老嫗已經想再讓蒲團陪她一起等待了。又蒲團化作的石碑擋住了正要從床上栽倒下地的老嫗,卻依舊沒有過多的停留,決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