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大院位於太原市郊區,距離不是很遠,不過穆春江不敢把車開得太快,以防被交警注意上,違一兩次章是小,要是查出這是一輛沒有車牌、行駛本的不明車輛可就是大了!不緊不慢的行駛了幾個小時,吉普車終於來到了久負盛名的“朱家大院”前。
放眼望去,城門高大、危聳;城牆厚實、凝重;城樓巍峨、聳立,每一處無不透出一種大氣,雖然與故宮不可同日而語,可是作為某家某戶私人宅院的門樓、城牆,還是足以令人感到震驚不已。
穆春江把車找地方停好,徒步行進到巨大的門樓前,感歎一番後,買了張票,然後步入了闊大的城門洞。眼前的景象再次令他唏噓感歎起來,但見寬闊的石街向前方延伸過去,不見盡頭,高大的牌樓矗立在石街中央,精雕細琢,石街兩側灰色的宅第一座接著一座,不計其數,難怪旅店裏的那個“老冒”會如此的感歎,如此規模龐大、頗為講究的深宅大院確實令人震驚,他的主人想必富賈一方、富可敵國,真不知道這個朱家究竟是做什麼生意起的家,莫非也是偷盜界中的一員?
穆春江不停的感歎捎帶著胡思亂想一氣,在石街上轉悠了一會,然後轉身步入了石街旁的一座院落中。院落方方正正,正中是一座木結構飛簷鬥拱的牌樓,牌樓兩側各有磚雕花牆,宛如鑲嵌寶石的紮帶,使方正雄渾的北方庭院平添出幾分南國園林的秀色,實屬畫龍點睛之筆。
院落中隨處可見的磚雕、木雕、石雕,別具風采。房脊的吻、獸和雕花護脊,照壁、花牆磚雕,均屬清代磚雕珍品;護欄全部由磚雕砌成,欄柱、欄板不見砌縫,渾然一體,無論雕刻還是壘砌,堪稱清代建築中的上乘工藝。宅第中的窗戶木雕、門框、屏風、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多種多樣,使人眼花繚亂。
穆春江轉悠了幾個院落,除了不停的唏噓感歎還是不停的唏噓感歎,他已經沒有了可以用於讚歎朱家大院更好的詞彙,最後隻能歸結為一個字——“闊”!朱家闊得流油,別說自家子孫幾輩子吃喝不愁,就是把半個太原市的人民都養活起來,估計也不在話下,這才叫富足啊!這才是有錢啊!這才叫富賈一方啊!……
又是唏噓感歎了一番後,穆春江踏進了一座院門上高懸“展覽廳”的院落。這個院落的布局、規格、建築風格與其它的宅院並無兩樣,估計是朱家大院對外開放後,自行辟出的展室,用以展覽一些家中收藏的文物珍品。穆春江是幹什麼的?文物專家啊!什麼東西他都可以置若罔聞,可唯獨是這文物割不斷、理還亂,這輩子都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寧可少吃一兩頓飯,也絕不能錯過一次觀賞上好文物珍品的機會。
步入第一間展室,穆春江就再次的唏噓感歎起來,這間展室裏收藏著上起唐代,下至清中葉50餘位大書法家的作品,其中顏真卿、賀知章、歐陽洵的書法珍品,許多已不傳於世,均為奇珍;第二間展室則收集有從夏禹到清宣統在內的42位帝王及唐武則天、清慈禧兩位女帝王之筆跡,蔚為大觀。
這下,穆春江又是除了不停的唏噓感歎還是不停的唏噓感歎了……
步入第三間展室,還沒容得穆春江感歎,一件小巧的玉扳指就牢牢的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扳指”為滿族男子套於右手大拇指上的短管狀飾物。滿族八旗子弟於弱冠前,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鍛煉拉弓,拉弓時佩帶扳指,藉以保護手指並可減少手指的運動量,故昔年八旗子弟對此物甚為重視,人手一枚,因而成習。初時因重實用,大小扳指皆選韌澀材質製作。其寬窄肥瘦不一,因人而異,以便套帶。本是輔助習武的扳指,由於滿漢兩族廣大男士的欣羨與效顰,竟使之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佩飾品,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其質地亦由原來的皮革、犀角、駝骨等擴大至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等名貴材料,價格也扶搖直上。
穆春江所見玻璃櫥窗裏的玉扳指質地溫潤,為上等白玉精雕而成,外環手工雕刻著一棵鬆樹,一隻仙鶴,並雕有“鬆鶴延年”四字,雕琢精細,精工細作,實屬一件精品。不過對於見過些“世麵”的穆春江來說,材質與雕刻技巧都不足為奇,還不至於讓他兩眼發直、目光呆滯的盯著扳指不動,真正讓穆春江感到震驚不已的是玉扳指內壁上雕刻的一個字——“穆”!
這個扳指並非尋常之物,最起碼對於穆春江而言,它絕對是一件無價之寶,從它的材質、雕飾之物、以及內壁上的“穆”字,都清清楚楚的告訴穆春江:它就是穆家祖輩曾經收藏的那件稀罕之物!其地位僅次於四棱獅子頭山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