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賈家(2 / 2)

當別人躍躍欲試或施展拳腳的時候,賈誠雖在海囗注冊了一個公司,卻是不運作,低調得讓人感到諱莫如深。事實上,他是一隻潛伏在山林裏蓄勢即發的餓虎,等待著最好的機會。

因為他知道,第一批下油鍋的螞蟻,因貪婪或是被熱氣熏死或是不慎失足,將浮屍於油膩之中。聰明的螞蟻,是待熱氣退去,然後踩著同類的屍體,去攝取自己所需要的食物。

果然,正象他所調研的一樣,海南雖說脫離廣東,獨立建省,但麵積大底子薄,又是孤懸於海上,要想搞活經濟,這需要吞入大量的民營資金,擁有一個沉澱與積累的過程,才能築起一個繁榮的經濟王國。否則,僅靠政策是遠遠不夠的。

中央的扶持,那隻不過是一張描繪海島前景的規劃圖。

然而,深圳特區模式的成功,深深地刺激著國人的神經,在乳酪的誘惑下,官員急於求成的非理性亢奮,投資者盲目、浮躁的心理,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必然出現相悖於政策的畸形現象。

所以說,葉帥等人的躺槍,絕非是一種偶然,也不完全是賈誠等人興風作浪的結果,而是他們不識時務而釀成的悲劇。

正是賈誠站得高看得遠,才不至於被卷入海南建省初期那股漩渦之中,待海島這個“善財童子”叛逆期一過,特區換帥,摸準政策的風向標後,覺得是該摘果子的時候了,賈誠便夥同京城闊少公子們,揚帆渡過瓊州海峽,圍追堵截葉帥等大咖,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當然,若沒有強大的官方背景,他絕不可能如此推枯拉朽,成為新一代最有強勢的“倒爺”。在這裏就不用贅述黑幕了,隻能說一句,葉帥铩羽而歸,退隱江湖,一點也不冤。

之前,顧鈞儒聽葉帥說起此事,自是悚然,但他沒想到,命運的使然,自己不但認識了這個魔頭,而且還有攜手合作的機會,是福?還是禍?

為著此事,他權衡了多日,認為自己所經營的掄元集團雖說在粵省也是一個頗有名氣的財團了,但和賈誠相比,僅是小打小鬧,實是微不足道的。

若投在賈誠的麾下,擁有足夠的官方資源,日後擠身入國內巨頭的行列中,這並不是遙遠的夢想。

而陸經緯則持有異議,認為投靠賈誠,企業能夠做大做強,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賈誠官方背景過大,錯綜複雜,無啻於一個無形的黑洞,若陷進去,日後想全身而退,恐怕很難,說不準還是一場災難,因為葉帥不幸的遭遇,就是一個最好的教訓。

其實,曆史上,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古代山西有一個商人說過,商人和官員之間的交情,淺則無趣,深則禍至,故最好是保持婊子和嫖客那樣的關係,錢色兩訖,互不相欠。

顧鈞儒不是傻子,雖然覺得陸經緯的話在理,但他心裏還是滾動著一團圖騰的欲望。北上多日,局麵卻是很難打開,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官方的支持。這次能夠攀上賈誠和夏侯公子這兩座靠山,日後騁馳於京津滬,就沒有人敢在他的馬蹄下暗設絆馬繩了,因而他不想坐失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

見老板如此固執、著迷,作為一個幕僚,陸經緯當然無話可說。

其實陸經緯也知道,這個機會是難得的,如果沒有苗翠竹的牽針引線,也許這一輩子,顧鈞儒就不會遇上這些大人物。倘若自己判斷有誤,機會豈不是稍縱即逝?畢竟他不是劉伯溫,能善斷未來之事,故他一時吃不準,自是不敢死諫,隻好任由顧鈞儒自作主張,投在賈誠的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