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護好兒童的六歲磨牙
兒童在六歲時,緊靠最後一個乳磨牙的後方長出一個恒磨牙,上下左右各一個,叫六歲磨牙,也就是第一恒磨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早的牙,比下中切牙的替換稍早或同時,也是負擔咀嚼壓力最大的牙齒,它對全口其他牙齒的咬合排列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它的前方於9-12歲時,將萌出第一、二雙尖牙,替換第一、二乳磨牙在它的後方於12-13歲時將萌出第二恒磨牙。如果六歲磨牙過早喪失,則雙尖牙及第二恒磨牙的排列將紊亂。如乳磨牙過早喪失,六歲磨牙可向前移位,使雙尖牙因位置不夠而發生擁擠、錯位、排列不齊。第一恒磨牙對整個牙頜的發育是非常重要的,被稱為鴉鑰或牙弓的拱心石。
六歲磨牙長出最早,是恒牙中使用時間最長的牙,從兒童六歲時長出要使用一生,所擔負的咀嚼功能最大,也是最容易齲壞的牙,它的健康關係到整個牙頜係統的發育,強調保護兒童的六歲磨牙原因就在於此。經常讓孩子張嘴看看,如發現有齲壞,應及時到口腔科治療,不要等到牙疼時才去治,到有疼痛感覺時,往往齲壞已很深、牙冠破壞較大,即使治好了,牙也不結實了。
2.兒童替牙期出現雙層牙怎麼辦?
雙層牙好發生於下前牙,兒童6-7歲時是前牙乳牙和恒牙替換的時間,有的兒童下乳前牙尚未脫落,在其內側就長出恒切牙,出現了雙層牙的情況。一般恒切牙及尖牙的牙胚在乳切牙及尖牙的牙根下方偏舌側發育,恒牙逐漸萌出壓迫乳牙根部吸收,乳牙脫落恒牙相繼萌出。如恒切牙牙胚的位置過於偏舌側,不在乳切牙根方,對乳切牙根無壓迫,則乳切牙牙根就不吸收,乳切牙不脫落,恒切牙偏舌側萌出,呈雙層牙列。雙層牙列容易嵌塞食物,刺激牙齦發炎,刷牙時不易刷到,不易保持口腔清潔,易產生齲環。恒切牙舌側錯位,牙列不齊、咬合異常,影響頜骨的發育及麵容的美觀。
在兒童6-7歲時,父母要注意孩子下切牙萌出情況,如發現在乳切牙舌側,恒切牙開始露出牙齦,就趕快帶孩子去醫院口腔科治療,可及早防治牙齒排列不齊。
3.為什麼有的兒童上頜正中門牙靠不攏?
兒童於7-8歲時長上頜中切牙,8-9歲時長上側切牙,有的兒童上切牙長出後,常在兩個正中切牙之間有1-2毫米寬的牙縫,影響發音也影響美觀,這是由於上唇係帶過低的關係。正常時將上唇外翻可見正中處有一條薄而窄的粘膜皺襞由唇內側延至牙齦,附著在距離齦緣上方3毫米處,叫上唇係帶。在嬰兒時期,唇係帶與牙槽相連,隨著乳牙的萌出與牙槽骨的發育,唇係帶逐漸退縮,如退縮不好,唇係帶寬厚過低時就會使兩個中切牙靠不攏,在兩個中切牙之間形成縫隙。父母如發現孩子中切牙間有縫隙,可帶孩子到醫院口腔科檢查治療,行唇係帶手術,兩個中切牙間,沒有唇係帶的阻礙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能自行調整靠找。不能自行調整時,也可用正畸的辦法使其靠攏。
4.為什麼有的乳牙該掉不掉?
正常情況下兒童從6歲左右乳牙開始生理性脫落,到12-13歲時全部為恒牙所代替。兒童在6歲左右乳下中切牙首先脫落,恒下中切牙長出,7-8歲時乳上中切牙脫落,恒上中切牙長出,乳下側切牙脫落,恒下側切牙長出,8-9歲時乳上側切牙脫落,恒上側切牙長出,9-12歲乳磨牙脫落,恒雙尖牙長出,10-12歲乳尖牙脫落,恒尖牙長出。乳牙到退換時間不按時脫落,繼續存在口腔內,醫學上稱乳牙滯留。一般恒牙胚在頜骨內位於乳牙根下方,恒牙胚逐漸發育長大向口腔方向生長,壓迫乳牙根,使其逐漸吸收變短,當乳牙根全部吸收後,乳牙鬆動脫落,脫落下來的乳牙是沒有牙根的,在乳牙脫落後的牙槽窩裏可看見即將萌出的恒牙。有的孩子乳牙到了退換時期該掉不掉,恒牙長不出來,父母應帶孩子去醫院口腔科檢查。首先照X線片檢查頜骨內有無相應恒牙,如無恒牙胚即先天恒牙缺數。這種情況,乳牙如不鬆動,牙周組織正常,應盡量保留乳牙,因乳牙無恒牙胚壓迫,乳牙根不吸收,如保護好,可繼續存於口腔中數十年之久。如頜骨內有恒牙,但恒牙錯位,不在乳牙的下方,乳牙根受不到恒牙的壓迫,乳牙根不吸收因而不掉的,這種情況應拔掉乳牙,以利恒牙萌出。恒牙萌出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可逐漸調整位置,錯位較大時,則須戴矯正器矯正。如乳牙根方有恒牙,但乳牙因炎症與牙槽骨粘連,或乳牙為死髓,牙根吸收慢或不吸收,到替牙期仍不掉時,可及時拔除乳牙以免影響恒牙萌出。
5.“虎牙”不要輕易拔掉
上頜恒尖牙不在牙列內,偏唇側錯位萌出,很象老虎的牙齒,所以人們稱其為“虎牙”。尖牙是很關鍵的牙齒,牙長,在頜骨內生長得很牢固,吃東西時用來撕碎食物。尖牙正好在口角的兩側,能將口角及上唇撐起使麵容豐滿,如果失去尖牙,上唇兩側就會下陷,影響麵容的美觀。所以一定要保護好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