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乳牙期的口腔保健(1 / 3)

1.道視保護乳牙

乳牙是幼兒的咀嚼器官,咀嚼的功能可刺激和促進頜骨、牙弓的發育,頜骨和牙弓的正常發育,對將來恒牙的健康和排列整齊是很重要的。恒牙胚在乳牙根下方發育,如乳牙經常發炎,就會影響在它下方的恒牙胚的發育,可使恒牙胚發育障礙,甚至恒牙胚壞死,將來恒牙缺數。如乳牙保護不好,過早喪失,可致恒牙錯位萌出,或恒牙未發育好而過早萌出。所以,乳牙的健康關係到兒童的咀嚼、消化,也影響著頜骨和牙弓的發育,並影響頜骨內恒牙胚的發育和恒牙的健康。

您想讓孩子有一副健美的牙齒嗎?請從乳牙時期注意保護。一般人認為乳牙是暫時的,幾年就掉了,孩子乳牙壞了往往未能引起父母的重視,這是極端錯誤的,要知道乳牙健康,恒牙才能健美。

2.讓孩子多吃些帶纖維性的粗糙食物好

孩子的飲食應多樣化,營養問題前麵已經提到過,現在我們說說食物的機械作用。帶纖維性的食物,青菜、水果的食物,在咀嚼過程中對牙麵有磨擦作用和清洗作用,醫學上稱自潔作用。咀嚼帶纖維性的食物,有如用去汙粉擦洗鍋碗一樣道理,是機械磨擦作用,能將牙麵附著的汙物清洗幹淨,;丼能對有接摩作用,增強牙齦上皮角化,有利於牙齦的健康。精製的軟性食物,如餅幹,糕點、果醬等,不僅對牙麵沒有磨擦和清洗作用,而且這些食物的碎渣還容易滯留在牙齒的溝窩及牙縫裏,經過細菌的作用而發酵產酸,腐蝕牙齒。

3.孩子睡覺前不要吃糖是什麼道理?

有的孩子睡覺前喜歡喝糖水或加糖的奶,甚至有的孩子口中含著糖塊就睡著了,這是非常不好的。因為睡寧後口腔長時間處於不活動狀態,唾液的減少了,對口的衝洗作用減弱了,且口腔的溫度、濕度最適宜細菌生長,口腔裏的細菌就會迅速地繁殖,糖經過細菌的作用,可產生大量的;酸,腐蝕牙齒,使牙齒齲壞。兒童都喜歡吃糖,怕壞牙不給孩子吃糖是不對的,注意不要睡覺前吃糖,要使兒童養成吃糖後漱口的習慣,3歲以前的小兒不會漱口,可於吃奶或糖7片後,再喂些白水以清潔口腔。

4.你知道口腔內有哪些汙物嗎?

口腔中的汙物有食物碎屑、牙垢、牙石、牙菌斑及牙麵色素。

食物碎屑是進食後,存留在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容易在牙齦緣、牙縫間、牙麵的溝窩內,有利於口腔內細菌的繁殖。

牙垢是由食物殘渣、口腔粘膜上皮的脫落細胞、微生唯一,以及唾液中的粘液素等組成的軟垢,附著在牙齦表麵、牙縫間和牙齦邊緣處,可使牙齦發炎。

牙石是礦化了的牙垢,牙垢在牙麵存留時間久了,唾液中的礦物鹽沉積於牙垢中,使其變硬而成堅硬的牙石,牙石可刺激牙齦發炎,壓迫牙齦,使牙齦退縮。

牙菌斑是膜狀的細菌團,附著在牙麵溝窩、牙頸部、牙縫等-處,可引起牙齦發炎和產生齲。牙麵色素是由食物、藥物等的色素沉著在牙麵上,使牙麵著色,呈黑色、灰色、黃色等。

5.讓孩子養成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習慣

小兒從6、7個月開始長牙,先出兩個下頜中切牙,然後兩個下頜側切牙,再長上頜中切牙及上頜側切牙,1歲多長後牙,到2歲半時20個乳牙長齊。從長牙開始,父母就要注意保護小兒的乳牙,喂奶或糖水、果汁後,要給孩子再喂些白水以清潔口腔,孩子3歲以後就應開始鍛煉飯後漱口,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口腔衛生與口腔疾病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齲齒和牙齦炎與口腔衛生關係更為密切,注意口腔衛生,可預防或減少齲齒和牙齦炎的發生。對保護口腔、牙齒及牙周組織的健康極為重要。

刷牙、漱口是保持口腔衛生的有效方法,可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牙垢、牙菌斑,可防止或減少牙石的產生及牙麵色素沉著。

飯後漱口可及時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部分軟垢,能暫時減少口腔內微生物的數量,但不能清除牙菌斑,因此單純漱口不能維持口膠衛生。刷牙方可去除附著在牙齒上、牙縫間及牙齦緣的牙垢、菌斑及食物殘渣。飯後漱口,早、晚刷牙是保護牙齒,預防牙齒、牙周疾病最有效的辦法。父母要使孩子從小養成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習慣,尤其是晚上睡前刷牙最為重要,因為白天口腔經常處於活動狀態,說話、進食、咀嚼、飲水等不利於細菌的繁殖,白天唾液的分泌也多,唾液對細菌有衝洗作用。而晚上睡覺時,口腔處於靜止狀態,唾液分泌大為減少,唾液對口腔細菌的衝洗作用減弱。口腔內的溫度、濕度又最適宜細菌的繁殖.因而晚上睡覺時口腔中的細菌繁殖最快,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產酸,可使牙齒齲壞,牙齦發炎並使口腔產生腐敗的臭味。所以在睡前刷牙,對保護牙齒及牙周組織的健康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