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微訊
《國會現場:1911-1928》
內容簡介
1911年,辛亥風雲突變,告別帝製的中國,走到了曆史的十字路口。當此時,開國會、立憲法、建立共和政體,成為舉國上下的最大訴求。仿佛國會一開,即可中華崛起。
作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中華民國,政體的樞紐在於國會。以梁啟超、宋教仁為首的議員,在國會上選總統、製憲法、監督政府、彈劾官員,距離一個憲政民主的中國,仿佛隻有一步之遙。曆史的吊詭,恰在瞬息之間。宋教仁被刺、袁世凱稱帝、二次革命興起、曹錕賄選,一波緊隨一波,國會三度解散,議員四處流散,十年製不出一部憲法。
本書生動、真實地再現1911-1928年這段國會曆史,探尋現代中國的首次民主轉型,如何從萬眾期待之中跌入萬劫不複之境。
作者:葉曙明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靖海澄疆——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新詮》(全2冊)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近代海軍史最新研究成果,探討了晚清中國海軍的創建、民國海軍的發展以及抗戰時期海軍在香港的表現等問題。本書對中外海軍史資料進行了全麵的搜羅,運用海軍科技知識,在世界海軍發展的脈絡中展現中國海軍發展的曆程,對相關人物、史事進行獨到的評價。本書收錄了大量珍貴的艦隻照片,提供了詳細的艦隻數據和型線圖,直觀展現艦隻設計和特征,使人耳目一新。
作者:馬幼垣 出版社:中華書局
《我的戎馬生涯:鄭洞國回憶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鄭洞國晚年花費很大精力寫就的一本回憶錄,他詳細回憶了自己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青年時代毅然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參加東征、北伐;“九一八”事變後,他率軍在古北口一帶與日軍雨雪鏖戰兩個多月;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他轉戰南北,先後參加過保定會戰、漳河戰役、徐州戰役、歸德戰役、武漢會戰、廣西昆侖關戰役、鄂西會戰,功勳卓著。尤其是在抗戰後期,他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遠赴印緬指揮作戰,重創日寇,重新打通了滇緬國際交通線,為取得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者:鄭洞國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舊製度與大革命》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深入研究法國大革命相關的文獻、檔案和事件,托克維爾開創性地回答了以下幾個問題:為什麼在舊製度最繁榮、最開明的時期,革命卻加速發生;大革命為什麼在壓迫最輕的地方首先爆發;為什麼革命者要憤怒地摧毀一切現行的政治製度;中央集權和言論自由,是否導致人民對政府百般苛求;為了實現酷愛的平等,人們為何寧願不要自由,等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托克維爾在普遍意義上厘清了民主、專製、自由、平等這四個重要政治概念之間的關係。
作者:(法)托克維爾(著),鍾書峰(譯)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