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盟主華笑七的家事忙得差不多了,他這個盟主實在做得輕鬆,盡忙家事去了。
不過那家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說,關係到江湖上兩大名門的興衰,往小了說,關係到夫妻和睦。其實這兩者還真沒個大小之分。
盟主終於記起要開個會聯絡聯絡江湖同胞的感情,在他當上盟主的第八年。
這個八年他毫無建樹,不過也不能怨他,誰叫這天下太平呢?這才是天大的好事。
齊家隱退,專注經商。前盟主宋卿用自己搞定了落花灣的毒王。自在山莊的洛忘憂一直躲在皇宮裏不出來。
沒有任何紛爭,鑄造兵器的老師傅店裏總是隻有稀稀拉拉的客人。
跟武林相得益彰,朝中也沒發生什麼大事,這個天下在當今天子的治理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鹿山的齊賢跟沈出雲還有不到一年武功就能大成,軍營裏麵也差不多還剩半年,許衡跟張非要早一些,已經到了最後關頭,還有兩三個月就能練到第十成。
這一刻終於近在眼前了,洛忘憂最近也為恢複武功做著籌備。
軍營的那批人勢必要使用非常手段了,平靜到最後關頭都有些蠢蠢欲動。
練武功的人是不會錯過隨後的那一刻,所以說這半年之內是不會發生意外。比較麻煩的就是軍營裏麵的人練成之後還得等齊賢跟沈出雲幾個月,那三十幾個人已經比江湖上的人武功要高出很多,光憑不聞跟許衡張非三個人是完全壓製不住的。
多少有些蛛絲馬跡被查到,現在蕭墨也知道軍營裏那批人跟九王叔有點關係了。
為保萬全,洛忘憂直接跟蕭墨挑明自己的立場。意外的是蕭墨並沒有什麼意見,還特意叫白將軍看好那些人。
萬辭接到消息,九王爺要派江風臨來朝述職,多年都不與宮裏往來的九王府專挑這個時候來京城,要說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
華笑七送了一封信到宮裏,大意是請洛忘憂到多情宮做客,兩個月後他要宴請武林中人,也算是他草草當上盟主之後的一件大事。
還有另外一封信是來自落花灣,不知在信中提到,老夫人越來越精神,一點不好的跡象也沒有,所以她暫時沒法將安尋帶出來,隨後她會單獨回到洛忘憂身邊幫忙,這個關鍵時期她必須要守候。
這兩封信都不是好消息,她不想在這個時候往千裏之外的多情宮跑,再就是那個老不死的,沒有不知看著,洛忘憂真不怎麼放心安尋。
安尋怎麼說也是老太婆親孫子,倒不是擔心安危,而是不知道她會怎麼教孩子。這幾年蕭易總在眼前轉,洛忘憂對於小孩子的習性也格外注意起來,說白了就是怕安尋學壞,她從根本上不相信她外婆的人品。
出爾反爾,兩麵三刀的。
平靜許久之後,所有結果都會在這個多事之秋出現。
本意是不想浪費精力去管華笑七的請帖,但自己的身份特殊,江湖中人多數是信不過她的,倘若這次她不去的話無疑是在給華笑七打臉。
蕭易已經十六歲,早已經開始隨朝議政。要忙於軍國之事,他漸漸武功練得少了些,畢竟成為一個武林高手並不適合太子的身份,盡管他現在的武功已經超過了朝中第一高手白將軍,跟不聞偶爾也能戰個平手。
本來就算得上沉穩的太子長大後更加穩重,再也沒有跟洛忘憂紅過臉,由著她嘲笑了這幾年。畢竟連親娘皇後都差不多跟洛忘憂統一了戰線,自己的擔心也就沒什麼立場了,再加上有些事情他也已經學會了分辨。
隻是看父皇有些不對勁,雖說是盼自己成器,但太子蕭易還是覺得父皇隱隱有點著急。他正值壯年,實在沒有必要將軍權什麼的往他手上撥。
又一次披星戴月的從禦書房回寢宮,太子,丞相跟護國大將軍打著哈欠各自回府。如水夜色下,一個個都神情肅穆。
江風臨如期而至,蕭墨對著洛忘憂吹胡子瞪眼了好幾天。因為聽說這人要去千裏之外赴宴,哪裏曉得她磨著蹭著還沒有要走的意思,這是蕭墨唯一一次在洛忘憂要走的時候,是想快點將人送走,而不是阻攔。
洛忘憂當然是有私心的,沒錯,她就是想再看看臨公子,即使如今早已年過三十。
“走走走,別讓你王叔的人久等。”洛忘憂催著臉色極為不好的蕭墨。她專等他下朝,截他一同去為江風臨接風。
九王爺的地位在全國就跟那些供奉起來的神明一般,地位尊崇,行事低調,以至於多數人都漠視了他的野心。
所以蕭墨雖然對於一切了然於胸,但明麵上一定要表現出對這位九王叔的無上尊敬。這不,區區一個門生,毫無官職的江風臨受到了當今天子的親自招待,還有一朝丞相同行。
見蕭墨真是不高興,並且萬辭也破天荒的一言不發,場麵十分凝重,洛忘憂頓了一會又說:“我就是看看,啥事也不做,看了就走。”說著還用胳膊蹭了蹭他。